浪淘沙.拜李后主生日

生死两同辰。故国归魂。珠阑玉砌可怜春。

欲向词仙私乞巧,瓜果筵陈。天地一吟身。

惭对宫嫔。围城半阕泪留痕。

七夕笙歌欢顷刻,终算君恩。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鉴赏

这首《浪淘沙·拜李后主生日》由清代诗人杨玉衔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对历史人物李后主的深切缅怀与敬意。

开篇“生死两同辰。故国归魂”,以生死轮回的哲思,引出对故国的怀念之情,仿佛亡灵得以回归故土,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追忆与不舍。接着“珠阑玉砌可怜春”一句,以华美的宫殿、春天的美景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既美丽又略带哀愁的氛围,暗示了李后主在位时的繁华与后来的落寞。

“欲向词仙私乞巧,瓜果筵陈”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李后主文学才华的钦佩,以及对其生活细节的关注,通过想象与李后主进行心灵上的交流,表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敬仰之情。同时,“瓜果筵陈”也暗含了七夕节的习俗,增加了节日的氛围。

“天地一吟身。惭对宫嫔”两句,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虽不能像李后主那样吟诗作赋,却依然心存敬仰,面对那些曾与李后主共处的宫嫔,他感到羞愧,因为自己无法达到那样的高度。这种自我反思和谦逊的态度,体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

最后,“围城半阕泪留痕。七夕笙歌欢顷刻,终算君恩”将情感推向高潮。围城象征着国家的危难,诗人以泪痕记录下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七夕的欢聚短暂而美好,但最终还是归于平静,象征着历史的变迁与永恒的君恩。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李后主个人命运的同情,也寄托了对国家兴衰的深沉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李后主生平的回顾与想象,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敬仰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爱情、国家等多重主题的思考,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368)

杨玉衔(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角招.读时贤天成寺禾雀花诸作,恨胜游之不可骤致也。谱此以当卧游

雪绡薄。天孙巧、碎裁千万冰萼。上林无分托。

识向暖飞,纥干冻雀。花讯昨凭,点破公坑寥邈。

饮啄天然辽廓。争粮鸡鹜休猜,愿老依林壑。搜索。

众芳谱略。牟尼一串,白蝠联腰脚。湿云春漠漠。

守定寒香,栖枝梅鹤。移根计错。傍净宇、招提兰若。

远想哀鸿京洛。稻粱计,望禾花,饥肠涸。

形式: 词牌: 角招

花犯.初秋山中始见红叶,和碧山

影娟娟,斜阳古道,红尘逐流水。故乡百里。

自病叶辞柯,同入秋思。塞鸿未到情难寄。

天涯亭独倚。记艳迹、御沟题句,醒来原梦里。

何须妆点买脂胭,斑斓似郑佩,江皋同委。

妃子靥,初中酒、不关憔悴。

催诗料、檐花伴落,飘几片、敲门人欲起。

偶晓醉,篱边卧处,偎身疑锦被。

形式: 词牌: 花犯

虞美人.庚辰中秋

青天碧海连年恨。无晕仍风信。娇痴儿女说团圆。

试问团圆骨肉几尊前。嫦娥妆罢轻云蔽。

欲出踌躇费。缑山仙客爱光清。

又怕琼楼玉宇太分明。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十月桃.本意,和张元干

江绡湘缬,有佳人障袖,初试新寒。

醉倚霜篱,粉渍误认霞丹。

莫是天台话别,腮泪洗、冷雨潸潸。

仙源避世,怎贺秦正,犹拜风鬟。

问陶潜、去后林园,菊径寻芳,几许阑珊。

路入元都,春风人面依然。

谁教媵梅根叶,江渡早、潮湿衣斑。

天鸡一唱,梦醒刘郎,暖酒炉残。

形式: 词牌: 十月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