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记》四十首(其三十)反地下

文种献七术,用三尚余四。

为我从先王,地下更相试。

鸟尽弓藏事可知,欲加之罪宁无辞。

条侯遇汉景,谓非少主臣。

甲盾五百被,竟以杀其身。

当日狱词更可讶,不反地上反地下。欲何为?

上寡恩,君莫悲,君不记,许负之言犹在耳,纵理入口当饿死。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张晋的诗《读<史记>四十首(其三十)反地下》通过对文种献策却遭不幸的典故,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诗中提到文种的七术未能全部施展,就被迫于地下受试,暗示了忠诚未必得善终的悲剧。接着引用“鸟尽弓藏”和周勃被冤杀的典故,揭示了权力斗争中的残酷无情。诗人还提到了汉景帝时期的名臣周亚夫,他虽有功绩,但最终仍因误解而丧命,暗示了无辜者可能遭受的不公。

诗中“当日狱词更可讶,不反地上反地下”一句,揭示了文种在狱中的无奈与冤屈,他的辩护反而成了加罪的理由。诗人感慨地说,即使有如许负这样的女巫预言,也无法改变文种的结局,甚至可能会因为说出真相而遭受更为悲惨的命运。

整首诗通过历史故事,揭示了古代政治的复杂与无情,以及忠臣面临的困境,表达了对公正和人道的呼唤。

收录诗词(336)

张晋(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读《史记》四十首(其三十一)为布被

贫贱学牧豕,富贵为布被。

公孙碌碌何足齿,一生只解顺上旨。

人臣贵俭节,作伪亦堪羞。

新莽夫人布被膝,邀名颇类平津侯。

自是齐人信多诈,大廷曾被长孺骂。

君不见,晏子狐裘三十年,当时闻说难为下。

形式: 古风

读《史记》四十首(其三十二)五鼎食

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

主父当时何太横,途穷日暮乃倒行。

四十年来阨日久,得路谁能顾身首。

一出拜齐相,其志始毕伸。

沾沾数故旧,毋复入我门。

燕王论死齐王杀,赵王乘间乃敢发。

五鼎食,食无几,五鼎烹,竟族死。吁嗟乎!

身贵宾客皆从游,身败骸骨无人收。

残魂茕茕泣原野,独有孔车是长者。

形式: 古风

读《史记》四十首(其三十三)号智囊

刘氏安,晁氏危,智囊之智毋乃非。

大臣谋国贵公正,奈何借此诛袁丝。

袁丝在坐错即去,两人未尝同堂语。

一朝请闻上意移,东厢屏足色先沮。

当年家令号智囊,朝衣东市亦可伤。

七国未亡身已弃,错胡不扣囊底智。

形式: 古风

读《史记》四十首(其三十四)灌氏族

颍水清,灌氏宁,颍水浊,灌氏族。

君不见,魏其失势武安贵,世事人情真可嘅。

侯门冷落宾客稀,独有灌夫不相背。

将军使酒犹如故,酒酣那计丞相怒。

奋然独骂临汝侯,座上齐引去。

籍福按项不肯谢,麾骑缚夫置传舍。

东朝廷辩众不同,贵人岂比老秃翁?

势不足,灌氏族,蜚语上闻婴亦戮。

侯之得失自我耳,宁忍仲儒独先死。

君不见,前朝曾受淮南金,武安若在亦族矣。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