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山亭柳》,作者是元代的王哲。诗的内容主要探讨了个人修行中的慈悲与解脱之道。诗人强调了修行者内心的慈悲本性,以及对玄妙道理的追求。他指出,修行者在面对家庭和世俗责任时,应舍弃爱欲,尤其是对妻儿的情感牵绊,以实现真正的内心自由。
诗中提到的"丹成分两处"可能是指修炼过程中的内外合一,而"行坐总相随"则强调无论何时何地,修行者都应保持内心的清净。诗人担心有些人无法完全遵循这种境界,但他鼓励大家学习无为之道,达到清静的最高境地。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庞居士的理解和支持,认为只有真正理解和实践清静的人,才能达到与庞居士一样的智慧。
这首诗通过修行者的内心体验,展现了元代道家思想对于个人修行和社会生活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