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孝嘉侄过予并诒以诗同和》由清代诗人颜佩芳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展现了诗人与孝嘉侄子重逢时的复杂心情。
首联“年来踪迹各西东,乍见翻疑是梦中”,开篇即以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距离,勾勒出两人分别后的相思之情。在经历了各自的生活轨迹后,偶然的相遇让诗人感到既惊喜又疑惑,仿佛梦境一般虚幻而真实。这种情感的细腻表达,让人感受到重逢的不易与珍贵。
颔联“愧我能裁谢氏絮,喜君不堕庾家风”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诗人自谦自己无法像谢氏那样文采斐然,却欣喜地发现孝嘉侄子并未失去庾家的高雅风范。这里不仅表达了对孝嘉侄子才华的赞赏,也暗含了对家族传统美德传承的自豪感。
颈联“千秋事业还凭立,数载离情得暂同”,将话题转向对未来的期许与对过往离别之情的回顾。诗人认为,无论未来如何变化,千秋事业的建立还需依靠个人的努力;同时,数年的分离后能短暂相聚,更显珍贵。这一联体现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尾联“正沸炉声归棹促,一番聚散苦匆匆”,以炉火的沸腾和归棹的急促,形象地描绘了相聚时光的短暂与离别的紧迫。炉声象征着温暖与希望,归棹则预示着即将的分别,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强化了聚散之苦的氛围。这一联巧妙地运用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相聚时光的珍惜与对离别不可避免的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重逢场景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度挖掘,展现了诗人与孝嘉侄子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对人生、友情和未来的深刻思考。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