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其五十七)西溪

西溪在湖外,一派濯残阳。

游子托渔艇,却愁归路长。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西溪傍晚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的思绪交织的情境。

首句“西溪在湖外,一派濯残阳”,以“西溪”点明地点,“湖外”则暗示了其位置相对偏远,与外界相隔。接着“一派濯残阳”描绘出夕阳映照下的西溪景色,仿佛整个溪面都被晚霞浸染,呈现出一种温暖而宁静的氛围。这一句不仅勾勒出了画面的视觉效果,也营造了一种诗意的意境。

次句“游子托渔艇,却愁归路长”,将视角转向人物,通过“游子”这一角色,赋予了诗歌情感的深度。游子依靠着渔艇,或许是寻求暂时的避风港,或许是寻找回家的方向。然而,在这美丽的夕阳下,游子的心中却生起了对归途的忧虑,这种矛盾的情绪为画面增添了一份复杂的情感色彩。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思考。通过“濯残阳”与“愁归路长”的对比,既表达了对眼前美景的赞叹,又流露出对人生旅途不确定性的感慨,引人深思。

收录诗词(1432)

郭祥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功甫,、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 字:功父
  • 籍贯:自号谢公山
  • 生卒年:1035~1113

相关古诗词

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其五十八)见山亭

游子一凭栏,遍看湖上山。

不须飞潟去,已在画屏间。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删]韵

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其五十九)神尼塔

神尼凿一塔,杳在碧云端。

舍利夜光现,君须正眼观。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寒]韵

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其六十)韬光庵

逢人寂无语,结草自栖禅。

但见岩花笑,厖眉不记年。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先]韵

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其六十一)香林洞

幽香来近远,此洞接蟾宫。

欲借飞翰去,聊乘桂子风。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