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

春色乍逢三月尽,柳眉才吐杏微嫣。

渐离冰雪侵凌候,又入风沙莽荡天。

谁使托根高的的,可知含怨一年年。

我来暂赏旋惆怅,小逗芳情已化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即将结束时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与情感的流转。

首句“春色乍逢三月尽”,点明了时间背景,春天的色彩在三月末悄然降临,暗示着季节的更迭。接着,“柳眉才吐杏微嫣”一句,运用拟人手法,将柳树和杏花人格化,生动地描绘出它们初绽的娇嫩与美丽,仿佛是春天的使者,带来了生机与希望。

“渐离冰雪侵凌候,又入风沙莽荡天”两句,转折中透露出季节转换的痕迹。冰雪逐渐消融,预示着严冬的离去;而随之而来的是风沙弥漫的天气,象征着春天的不稳定性。这种自然现象的变化,也暗喻着人生境遇的起伏不定。

“谁使托根高的的,可知含怨一年年”表达了对自然生长规律的感慨。树木之所以能够茁壮成长,离不开自然的赋予,但同时也蕴含着岁月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这句诗借物抒情,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深深忧虑。

最后,“我来暂赏旋惆怅,小逗芳情已化烟”则直接表达了诗人面对美景时的复杂心情。在短暂的欣赏之后,心中难免生出淡淡的忧伤,因为美好的事物总是稍纵即逝,如同烟雾般难以持久。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感叹,也是对人生百态的一种深刻洞察。

综上所述,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与短暂,以及自然界与人类情感之间的微妙联系,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与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1192)

陈曾寿(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复志、焦庵,家藏元代吴镇所画《苍虬图》,因以名阁,自称苍虬居士,状元陈沆曾孙。光绪二十九年进士,官至都察院广东监察御史,入民国,筑室杭州小南湖,以遗老自居,后曾参与张勋复辟、伪满组织等。书学苏东坡,画学宋元人。其诗工写景,能自造境界,是近代宋派诗的后起名家,与陈三立、陈衍齐名,时称海内三陈

  • 字:仁先
  • 号:耐寂
  • 籍贯:湖北蕲水县(今浠水县)巴河陈家大岭
  • 生卒年:1878~1949

相关古诗词

予诗学山谷画师子久两事皆不成戏成此作

人间第一一峰画,天下无双双井诗。

顾我蹉跎衰日候,强希衣钵二黄师。

笔枯水剩山残里,思绝天荒地老时。

百虑相攻才力尽,不跻圣处坐非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春尽后又二十日见海棠一株妍媚绝世约治芗同赋

历尽冰霜惨澹晨,眼明初见内妆新。

三年刻画寒林影,一笑平反故国春。

独荐东皇谁分妒,乍回宫体已含颦。

按歌一世空衔雨,珍重今番点绛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雨歇

雨歇空阶入薄寒,旧书欹枕百回看。

睡魔尽遣茗功德,曙色微侵灯涅槃。

林弄啁啾纷自悦,壁缘跂脉可能安。

自家功课未渠了,拭涕何心问懒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