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久旱之后,终于迎来甘霖的喜悦之情。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前、雨后自然界的微妙变化和作者内心的感慨。
首句“入霉十日天不雨”,点明了长时间的干旱,暗示了人们对于雨水的渴望。接着,“冰簟藤阴难逭暑”一句,以“冰簟”和“藤阴”来比喻夏日的酷热,形象地表达了在炎热天气中寻求一丝凉爽的不易。
“晚山日落云意生,屋角寥寥一鸠语”描绘了傍晚时分,乌云密布,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雨水,而“一鸠语”则增添了几分生机与宁静。接下来,“谷雨种稻今未青,田龟欲拆无蛙声”两句,通过对比谷雨时节应是稻苗青绿的景象与现实中的荒凉,强调了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市中颇愁米价贵,西荡鱼虾不入城”反映了因干旱导致的粮食和水产品价格上涨,以及物资流通受阻的社会现象。最后,“梦回清晚如烟夕,起看芭蕉展新碧。莓苔欲作荇藻光,阶下沄沄已盈尺。门前大树夙有蝉,树下荷叶方田田。行须饱饭坐渔艇,尽日寻诗向鹭边。”这一段描绘了雨后的清新景象,芭蕉叶上的露珠、莓苔的湿润、荷叶的生长,以及蝉鸣、鹭鸟的活动,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表达了作者对这场及时雨的欣喜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变迁,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社会生活的侧面,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深刻的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