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悠悠曲(其三)》由明代诗人陈子壮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怀念。
首句“昔夕真何夕”,以疑问的形式开启,引人深思,仿佛在询问那个特定的夜晚究竟有何特别之处,让诗人至今仍难以忘怀。接着,“规缺又三分”一句,运用了月亮的意象,暗示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渐淡,月亮的“规缺”象征着美好事物的不完整或消逝,而“又三分”则强调了这种变化的累积过程。
“记得殊未满”,诗人回忆起过去那些尚未完全结束的美好时刻,表达了对那段时光的珍惜与留恋。“那当持赠君”,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层次,似乎是在说,如果能够再次拥有那样的时光,他愿意将之作为礼物赠予他人,或是希望与他人共享这份美好,体现了诗人对情感交流的渴望以及对过往时光的无限怀念。
整首诗通过月亮的意象和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和对当下情感交流的渴望,语言含蓄而富有哲理,情感真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