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彭启丰的《夜坐》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幽的夜晚画面。首句“松竹参差静掩关”以松竹的高低错落和院门的关闭,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次句“一庭水石洗尘颜”则通过庭中的水石,暗示了诗人试图洗去俗世尘埃的心境。
第三句“疏风影动林梢月”,通过疏风摇曳,使得林梢的月影婆娑,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与神秘。第四句“宿雨凉生槛外山”则点出雨后的清凉,让山色更加清新,增添了空间的立体感。
第五句“饮露翠緌身自洁”借松竹之姿,寓意诗人品性高洁,如同翠緌(绿色的冠带)一般。最后一句“鸣皋雪羽迹同闲”,以鸣皋(隐士居所)和雪羽(洁白的鸟羽)自比,表达了诗人向往自然、超脱尘世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寓言自我心境,展现出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喧嚣的淡然。结尾处的“何须遽作《归田赋》”表明诗人并不急于逃离尘世,而是享受此刻的宁静,与“此地由来远市阛”呼应,强调了此处远离尘嚣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