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方竹》由清代诗人秦时昌所作,通过对方竹这一独特植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见解和对正直人格的赞美。
诗中以“举世尚圆通,尔形独合矩”开篇,对比了普遍追求圆融和谐的社会风气与方竹独有的方正形状,暗示方竹在世俗中的独特性。接着,“不同睢园种,亦殊嶰谷侣”进一步强调方竹与传统审美中的圆形植物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其与众不同的特质。
“直方坤之德,钟秀天特与”将方竹的方正形态与大地之母坤的美德相联系,赋予方竹以高尚的人格象征意义。接下来的“虽惊世人眼,实为君子许”则表达了方竹虽可能引起世人的惊讶,但真正懂得欣赏的人会将其视为君子之物,体现了对正直品格的推崇。
后半部分“棱棱霜气凝,矫矫峻节举”通过描绘方竹在严寒中依然挺拔的姿态,进一步强化了其坚韧不屈的形象。接着,“宿土移数竿,岁久森圃墅”描述了方竹在岁月的洗礼下,不仅数量增多,而且在园林中形成了一片茂盛的景象,展现了其生命力的顽强。
最后,“坚竹竖为杖,登临借撑拄”将方竹比喻为坚实的手杖,寓意其在人生道路上给予支持和依靠,同时也暗含了对正直人格的颂扬。而“毋令柔媚人,一朝削圆女”则以反问的形式,强调了不应让那些追求柔美、圆滑的人轻易改变自己的原则,进一步突出了方竹作为正直象征的价值。
综上所述,这首《方竹》诗通过对方竹这一自然界的独特存在进行描绘和赞美,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也寄托了对正直人格的崇高敬意,是一首兼具自然描写与道德寓意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