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花溪

浣花溪边濯锦裳,百花满潭溪水香。

窦奁散尽有霜戟,草秣匹马不可当。

当时濯衣只偶尔,岂似取履张子房。

烈烈遽见蔽此蜀,丧乱怀尔徒悲伤。

年年春风媚杨柳,彩缆㛪姌云霞张。

溪边游冶红粉娘,了不识字空悠飏。

采花荡桨不归去,暮隔烟水眠幽芳。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在浣花溪畔清洗华丽的衣裳,满潭的百花散发着香气。
窦奁中的美酒已空,只剩下寒光闪闪的兵器,一匹马也难以抵挡。
那时清洗衣物只是偶尔的事情,怎比得上张良拾履的机智。
英雄壮志被迅速掩盖在这蜀地,战乱中怀念你只能让人悲伤。
每年春风温柔地吹拂着杨柳,五彩的缆绳如云霞般飘扬。
溪边游玩的美女,虽然不识字却自由自在地飘荡。
采花荡舟,直到天黑也不回家,隔着烟水在幽香中入眠。

注释

浣花溪:成都附近的河流。
濯:洗涤。
锦裳:华丽的衣服。
窦奁:古代女子盛酒的器具。
霜戟:寒光闪亮的兵器。
草秣:草料。
取履:拾鞋的故事象征机智。
张子房:张良,古代名士,以智谋著称。
烈烈:形容英雄气概。
蔽:遮掩。
丧乱:战乱。
媚杨柳:形容春风轻柔。
彩缆:彩色的缆绳。
云霞张:像云霞一样飘动。
游冶:游玩。
红粉娘:美女。
空悠飏:无所事事地飘荡。
荡桨:划船。
眠:入睡。
幽芳:幽静的花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田园风光图。开篇“浣花溪边濯锦裳,百花满潭溪水香”两句,以浣花溪为背景,将读者带入一个鲜花盛开、溪水清甜的美好场景。“濯衣”一词既描绘了诗人在溪边洗涤衣物的情景,也寓意着诗人希望心灵得到净化。紧接着,“窦奅散尽有霜戟,草秣匹马不可当”两句则转向秋天的景象,写出了秋风扫落叶后的萧瑟感和无法阻挡的时光流逝。

诗人通过“当时濯衣只偶尔,岂似取履张子房”这两句话,表达了自己与古人不同的心境。这里的“张子房”指的是西汉初年的大臣张良,他以隐居著称,而诗人似乎在自比,与那位隐逸不同的是,诗人的心中充满了对蜀地的思念和悲伤。

“烈烈遽见蔽此蜀,丧乱怀尔徒悲伤”一句,透露出诗人对于蜀地战乱后的哀伤之情。接着,“年年春风媚杨柳,彩缆㛪姌云霞张”两句,又转向了春天的景色,描绘出春风中摇曳的杨柳和彩色的丝线在云霞间飘扬的情景。

“溪边游冶红粉娘,了不识字空悠飏”这两句,则是诗人对溪边女子嬉戏情景的细腻描绘,她们虽然不识字,但那天真烂漫、自由自在的心态,却让人感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愉悦。

最后,“采花荡桨不归去,暮隔烟水眠幽芳”两句,以诗人的采花行动和对自然美景的沉醉,表达了诗人想要留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不愿离开的心情。整首诗通过对浣花溪四季风光的细致描写,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流露,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3)

马辅(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涪州十韵

地据襟喉重,城依雉堞坚。

东渐邻楚分,南望带夷边。

舟楫三川会,封疆五郡连。

人烟繁峡内,风物冠江前。

溪自吴公邑,园由妃子传。

许雄山共峻,马援坝相联。

滩急群潴沸,崖高落马悬。

石鱼占岁稔,铁柜验晴天。

地煖冬无雪,人贫岁不绵。

岩标山谷字,观塑尔朱仙。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今日

载记编为令,今朝是暮春。

燕飞高雁塞,鱼跃过龙门。

雨大添泥泞,风清减浪痕。

鸟啼花湿湿,江日未腾轮。

形式: 五言律诗

司马晋州待制哀辞

志古流难合,谈高道自明。

风波志恩分,针石尽交情。

让节蒙知厚,华班绝绮荣。

贱生怀感遇,当路假晶荧。

累次青油幕,中间白玉京。

吏文容议缓,邦事恤言轻。

自此嗟流梗,何期苦见兵。

塞垣心易动,漳浦信弥惊。

玉蕊悲无验,金台望忽倾。

岁阑云惨淡,天迥泪纵横。

世有真忠亮,今亡至直清。

旧僚知葬日,投此吊佳城。

形式: 排律

琼花

三月淮南鼓战尘,无双亭下隘游人。

此花不解兴亡意,也向年年鬨一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