篱菊呈家大人

秋光何澹荡,黄菊满篱东。

瘦影安排静,幽香点缀工。

霜华延令色,晚节傲清风。

独有陶彭泽,吟诗逸兴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清代蒋佩玉的《篱菊呈家大人》描绘了秋天的宁静与淡雅景色。首句“秋光何澹荡”以问句形式,展现出秋日阳光的明媚和宽广,透露出诗人对季节的喜爱。接着,“黄菊满篱东”描绘了一幅篱笆边菊花盛开的画面,色彩鲜明,富有生机。

“瘦影安排静”赞美了菊花的形态,通过“瘦影”一词,既写出菊花的清瘦之美,又暗示其在静谧中的独立姿态。“幽香点缀工”则进一步强调了菊花香气的宜人,仿佛是大自然巧妙的艺术点缀。

“霜华延令色”描述菊花在秋霜中保持鲜艳的颜色,显示出其坚韧的生命力和不畏严寒的品格。“晚节傲清风”更是直接赞美菊花的高洁情操,即使到了秋季,依然傲然面对清冷的风。

最后两句“独有陶彭泽,吟诗逸兴同”,诗人将自己与东晋时期的田园诗人陶渊明相提并论,表达了对陶渊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家大人(家父或家母)分享这份赏菊吟诗的闲适心境的共鸣。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高尚人格的追求。

收录诗词(3)

蒋佩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画

几点青山杳霭中,柴门引水带烟笼。

结庐谁在幽篁里,半贮朝霞半晚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题驿壁

薄命飞花水上游,翠蛾双锁对沙鸥。

塞垣草没三韩路,野戍风凄六月秋。

渤海频流思母泪,连山不断背乡愁。

伤心漫谱琵琶怨,罗袖香消土满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悲命诗

六月六夜雨声急,有女不眠悲思集。

侧耳东方人睡酣,倚床低首罗巾湿。

有恨无可伸,有语向谁陈?

坐对中宵雨,长嗟薄命身。

我本广西城里女,此处爷娘非我亲。

暗想八九年前事,寸心耿耿独伤神。

忆我六七岁,父母双抛弃。

寄养向贫亲,贫亲无好意。

浔梧将军门下客,一时假虎烈威势。

与得金钱知几何,甘心鬻我作人婢。

尔时幼小只从他,薄命飘零可若何。

当年携到扬州地,山程水程万里多。

扬州一入主翁宅,年复一年谁爱惜。

朝捧茶饭暮捧汤,寒缺衣裳饥缺食。

主翁有时稍见怜,主母鞭箠那禁得。

忽然年来情意改,当作亲生女儿待。

许我呼爷与呼娘,梳头裹足勤劳倍。

不知奸计险于坑,漫道厚恩深似海。

箫管琵琶学已终,牙牌双陆亦教通。

才延李姐传歌曲,又向张姑习绣工。

事事求全勤督责,朝谋夜议谁能测。

春来春去时忽忽,道我长大好颜色。

嫁得富翁贵公子,终身享用无尽极。

昨朝客到敞华堂,逼我堂前见客忙。

不识谁家轻薄子,周身上下细端相。

但见爷娘喜满面,我正无颜归绣房。

惊猜不敢问,自知徒自恨。

耳闻堂上言,赢得心中闷。

方知堂上宾,乃是浙中人。

工科给事官名重,六十无儿娶妾新。

岂是寻常行礼节,只闻次第讲金银。

怪杀爷娘心惨绝,千金百金争未歇。

我生时日我不知,朦胧造作与人说。

初五聘定初七嫁,却道行程图快捷。

可怜我貌空如花,可怜我命真如叶。

今日人家呼作儿,来日人家呼作妾。

以此伤心怨复嗟,夜深掩涕肝肠裂。

早知粉面换黄金,悔不当年堕江月。

已矣哉,且莫哀。

不见扬州旧风俗,亲生儿女嫁天涯。

天涯复海角,骨肉之间豺虎恶,我复何须泪零落。

泪零落,情未休。

长江之水无西流,风俗不改古人愁。

寄语红颜绿发闺中女,来生誓莫生扬州。

形式: 古风

书感

机杼声中络纬鸣,未亡人已久忘情。

玉楼赴召今何在,不问三生问再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