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太行

落月如老妇,苍苍无颜色。

稍觉林影疏,已见东方白。

一生困尘土,半世走阡陌。

临老复兹游,喜见太行碧。

形式: 古风

翻译

落月如同老妇,面色苍白而无神采。
树林的影子逐渐稀疏,东方已经微露曙光。
一生都在尘土中挣扎,半生在田间小路奔波。
到了晚年又来此游历,欣喜地看到太行山的碧绿景色。

注释

落月:比喻衰老的月亮。
老妇:形容月色苍老无光。
苍苍:形容颜色暗淡。
颜色:这里指月色。
稍觉:渐渐感到。
林影:树林的影子。
疏:稀疏。
东方白:东方开始发白。
一生:整个人生。
困尘土:困于世俗生活。
半世:大半辈子。
阡陌:田间小路。
临老:到了老年。
兹游:这次游览。
太行碧:太行山的绿色(可能指山色青翠或生机盎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夜晚至黎明时分的景象,以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变化。"落月如老妇,苍苍无颜色",将月亮比作衰老的妇人,形象地刻画出月色的暗淡和凄凉。接着,"稍觉林影疏,已见东方白",通过光影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推移,透露出一丝希望和生机。

诗中诗人自述"一生困尘土,半世走阡陌",表达了他历经沧桑,奔波劳碌的生活状态。然而,"临老复兹游,喜见太行碧",在晚年之际,能有机会再次游历,看到太行山的翠绿,诗人感到欣喜,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整体来看,这首诗寓情于景,既有个人生活经历的反思,也有对大自然的赞美,体现了宋诗的深沉与哲理。

收录诗词(1494)

曹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世绩。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 号:松隐
  • 籍贯: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
  • 生卒年:1098—1174

相关古诗词

望行人

西北有高楼,䆗窱入空碧。

徙倚遍栏干,杨花满行迹。

不见行人归,但有杨花白。

披襟向春风,为我传消息。

春风不见知,此意无人识。

形式: 古风

梁甫吟

晨行泰山下,兴怀念梁甫。

欲往失所从,荒途亘今古。

却立空踟蹰,忧来与谁语。

日暮遵归途,冥冥暗风雨。

错漠伤怀抱,仅得依门户。

幡然赓长谣,培塿隘齐鲁。

何当执策从銮旗,翼赞登封继三五。

形式: 古风

吾家舍西多此梅,白玉花缀棠棣枝。

冒寒糁糁已蕴玉,自开及谢酒屡持。

羁栖临安三换岁,向来一醉知无期。

君家此花富冰艳,举觞折赠如云披。

欣然拱视不暇揖,坐想故隐增依依。

只今匏系未归去,俗鞅吏网相驱驰。

就公看花仍摘实,信美我语如观颐。

祇应两庵有归梦,梦到花下奚复疑。

形式: 古风

梦仙谣

梦入蓬莱宫,岧峣耸朱阁。

灵风翔紫烟,霭郁生罗幕。

鸾凤栖瑶林,咀嚼瑶华萼。

老龙戏沧洲,喷涛荡鳞角。

朱户翳霄晖,翠殿开晴廓。

中有神仙人,缓步锵金铎。

颜貌盛芙蓉,举止何绰约。

引我丹霞房,玉浆金罍酌。

更赐琅玕膏,笑谈同饮啄。

仙童供蟠桃,盛以朱云络。

坐看移三山,惊波沸五岳。

下顾尘埃徒,奔走赴陵壑。

真人执我手,殷勤相付托。

若到红尘中,莫染红尘浊。

他年须是早归来,奉迎当遣辽东鹤。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