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送侄南归》由元代诗人林谏所作,情感深沉,描绘了送别亲人的哀愁与对未来的忧虑。
首句“清秋送侄出都门”,点明了时节与事件,清冷的秋天,诗人送侄子离开京城的大门,预示着离别的凄凉氛围。接着,“别泪临风堕酒尊”一句,以泪滴落酒杯的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离别时的悲伤情绪,泪与酒交织,更增几分愁绪。
“在客岂无乡井念,为官肯负国朝恩。”这两句表达了侄子作为客居他乡之人,心中必然怀有对故乡的思念,同时作为官员,也应不负国家的栽培之恩。诗人通过侄子的视角,寄托了对远行者的期望与祝福。
“鹡鸰飞疾家偏远,鸿雁行稀目欲昏。”鹡鸰和鸿雁是常见的鸟类,诗人借此比喻侄子的行程遥远,路途艰辛,同时也暗示了远方的亲人对侄子的牵挂与担忧。目欲昏,形象地描绘了因思念而心神不宁的情状。
“独上居庸最高处,回头一望一销魂。”居庸关是古代重要的边防要塞,诗人独自登上居庸关的最高处,回望故乡的方向,心中的愁绪与思念如同被风吹散的云雾,难以言表。这一句将离别之情推向高潮,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与不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送别场景中的复杂情感,既有对侄子旅途的关切,也有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以及对未来的忧虑。林谏以简洁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离别之痛与亲情之重,令人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