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曲

游女泛江晴,莲红水复清。

竞多愁日暮,争疾畏船倾。

波动疑钗落,风生觉袖轻。

相看未尽意,归浦棹歌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游女采莲的画面,通过对景象的细腻描写和对人物心理的巧妙揭示,展现了古人在自然中的情感体验。

"游女泛江晴,莲红水复清。" 这两句开篇,便以明快的笔触勾勒出一个夏日采莲图。游女乘着小舟,在晴好的天气中悠然地泛江而行。莲花在阳光的照耀下更显红艳,水面上反射出的莲花倒影与真实的莲花交相辉映,呈现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景象。

"竞多愁日暮,争疾畏船倾。" 随后,诗人转向游女内心世界的描绘。随着太阳逐渐西沉,游女们的心中充满了离别的忧伤和急迫感。她们加快采莲的速度,生怕小舟不稳而倾覆,这些细节反映出生活中的紧迫与不安。

"波动疑钗落,风生觉袖轻。" 这两句诗深化了景象描写,同时也增添了一种意境之美。当微波荡漾时,游女们仿佛听见莲花上挂饰的轻响,她们感到一阵凉爽,似乎连衣袖都被风吹得轻飘起来。这里不仅是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更有温度上的体验。

"相看未尽意,归浦棹歌声。" 最后两句诗,则表达了游女们在采莲结束时的情感交流。她们彼此凝望,心中还剩下许多未尽的想法和情感。而当她们驾舟归航之际,只听得水上有轻柔的歌声,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更是对人间真挚情感的颂扬。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采莲这一夏日常见的生活画面,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细腻的艺术表现力。

收录诗词(1)

张敬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飞塔凌霄起,宸游一届焉。

金壶新泛菊,宝座即披莲。

就日摇香辇,凭云出梵天。

祥氛与佳色,相伴杂炉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春词二首(其一)

垂柳鸣黄鹂,关关若求友。

春情不可耐,愁杀闺中妇。

日暮登高楼,谁怜小垂手。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春词二首(其二)

昨日桃花飞,今朝梨花吐。

春色能几时,那堪此愁绪。

荡子游不归,春来泪如雨。

形式: 古风

年年人自老,日日水东流。

庭芳自摇落,永念结中肠。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