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幽窗残梦午声鸡,犬吠人家草舍微。
惆怅十年无限事,又听啼鸟送春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乡村景象。首句“幽窗残梦午声鸡”,以“幽窗”暗示环境的静谧与深邃,而“残梦”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思绪纷扰,似乎在午后的鸡鸣声中,梦境与现实交织,引发了一丝淡淡的失落感。接着,“犬吠人家草舍微”一句,通过远处隐约可见的草舍和偶尔传来的犬吠声,进一步渲染了这份宁静中的孤独与遥远感。
后两句“惆怅十年无限事,又听啼鸟送春归”,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感叹于十年间经历的无数往事,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既有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最后,啼鸟的叫声仿佛在为春天送行,也象征着时间的不可逆转,以及生命中美好事物终将逝去的无奈。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然与时间的敏感感知。
不详
少时从学理学家杨时,成就了“道南高弟,绍兴名臣”的美名。一生亲历两朝荣辱兴衰,历任刑部侍郎、御史中丞、工部尚书。他持身立朝,忧国爱民,对外力主抗敌御侮、对内全力慰抚百姓;他刚正不阿,忠直抗言,令蔡京、秦桧等奸邪沮气。的精神和品格名重于天下,名扬于千古,为世代所赞颂
夜雨阴风剑自声,几嗟牢落向江城。
冷猿秋雁犹堪听,一寸古心谁与明。
芙蕖池馆酒杯残,策策秋声入夜寒。
月照蓬窗耿无寐,起看星斗一长叹。
千古文章水一杯,功名谁是百无灾。
悬知不改钩如曲,与子云山归去来。
数间茅屋冷如冰,久住与人亦有情。
最忆蟠轩新种竹,夜深谁与听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