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莫竞梦中鹿,且视指端月。
傥能心地明,万事一毫发。
这首诗以“莫竞梦中鹿,且视指端月”开篇,以生动的比喻引出主题,劝诫人们不要在虚幻的追求中迷失自我,而应专注于内心的真实与清明。接着,“傥能心地明,万事一毫发”进一步强调了内心的纯净对于理解世界的重要性,认为只要心灵明亮,世间万物便能清晰可见,一切纷扰都将变得微不足道。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哲理,鼓励读者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智慧,以达到洞察世事、超脱世俗的境界。它不仅富有启示性,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和对人生真谛的追求。
不详
寓居丹徒。孝宗乾道二年进士。淳熙初,官至真州教授。工诗,文章不事雕绘。有《蠹斋铅刀编》
朱丝徽黄金,问子用此何。
从来履霜操,不及懊侬歌。
今年苦风雨,老屋半倾攲。
投足犹无地,君来正此时。
欲书归田具,请子试濡笔。
先之蜡屐双,侑以藜杖一。
君不见伯伦平生老闭关,祗有一颂留人间。
怀铅抱椠亦何益,惠子五车终不传。
我今所见盖如此,堆案文书藏鼠矢。
自知老境要灰心,却笑少时空血指。
劳君日日来徵诗,试欲把笔心自疑。
无盐已老稍识耻,安敢唐突西施为。
古人作诗有成法,句欲圆转字欲活。
始循规矩后变化,如以金丹蜕凡骨。
君试停杯参此语,莫笑前人用心苦。
祗今孰是前辈诗,风漪作文君看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