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王大伾侍御题周紫泉东山草堂二律(其一)

石壁巉岩一径幽,漫随杖屦访林丘。

嵇康不负山阳隐,谢傅能忘淝水筹。

日落沧洲时伫望,天寒桂树且淹留。

徵书旦暮驰秋陇,拟取高名别代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深山访隐的宁静画面,诗人卢楠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首句“石壁巉岩一径幽”,开篇即营造出一种深邃而神秘的氛围,石壁陡峭,小径蜿蜒,引人入胜。接着“漫随杖屦访林丘”,诗人不畏艰难,踏着山间小路,探访隐居之所,表现了他对于自然与隐逸生活的热爱。

“嵇康不负山阳隐,谢傅能忘淝水筹”两句,借用了历史人物嵇康和谢安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古代隐士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自己虽身处尘世,但心系自然,渴望摆脱世俗的束缚,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日落沧洲时伫望,天寒桂树且淹留”描绘了傍晚时分,诗人站在江边,凝望远方,心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感慨。随着夜幕降临,天气转凉,桂树成为他暂时停留的避风港,象征着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依恋。

最后,“徵书旦暮驰秋陇,拟取高名别代收”则揭示了诗人的另一面——在追求隐逸生活的同时,也不忘关注国家大事,即使在远离尘嚣的山林之中,心中仍怀有对国家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这种矛盾而又和谐的情感交织,使得诗作更加丰富多维,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刻的精神世界。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巧妙的历史典故引用,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也体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独特见解以及对国家责任的深切关怀,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

收录诗词(307)

卢楠(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奉和王大伾侍御题周紫泉东山草堂二律(其二)

海门秋动青澶麓,天畔风高白草堂。

太傅松楸高下见,绣衣旌节往来常。

窥轩细筱娟娟碧,截壁孤云袅袅长。

薄暮翠微归兴懒,暂随流水一挥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震冈集留别

城阙秋还白露清,十年怀抱与君倾。

弹琴细忆嵇中散,痛哭犹怜阮步兵。

绝巘松枝元自峻,经时花蕊为谁明。

开鐏莫负中宵赏,别去愁看银汉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秋日怀钱同野

象魏独怜秋气清,苦垂冤颈且长缨。

背巢寒鸟经年别,出塞风云尽日横。

鲍叔衣冠频怅望,襧衡词赋已吞声。

沧洲忆汝伤心极,坐啸惊看白发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林越山广文之石城尹二首(其一)

粤海炎洲气未疏,高凉快爽此安居。

蔡肜有待殊方诏,虞诩终收太史书。

茂岭秋深才见雁,廉江水缓自生鱼。

慎时努力加餐饭,返浦看乘白鹭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