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春宫.西园赏菊,镫畔一丛,冷艳动人,醉折花枝,感吟成调

碧剪镫啼,红揩镜笑,秋光煖护钗蝉。

冷蚁浮杯,醉蜂簪帽,露华点点香残。

素心金铸,泪绡里、斜阳半阑。

晚妆帘卷,小结盘虬,弄影婵娟。犹疑老圃尊前。

浓麝沈薰,背理羞鸾。

点屐霜腴,扶纱烟瘦,东篱载梦轻还。

一壶凉讯,雁声逗、西风鬓斑。

澹然凝对,真色罗屏,野服黄冠。

形式:

鉴赏

此诗描绘了深秋时节,西园之中菊花盛开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菊花在灯火映照下的冷艳之美,以及与之相伴的自然景色和情感体验。

首句“碧剪镫啼,红揩镜笑”,以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灯火与镜子在秋夜中的互动,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神秘的氛围。接着,“秋光煖护钗蝉”一句,通过秋光的温暖,烘托出钗蝉(可能指女子头饰)的娇美,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和谐与美好。

“冷蚁浮杯,醉蜂簪帽,露华点点香残”三句,运用了冷、醉、点点等词,形象地描绘了蚂蚁在酒杯中游动、蜜蜂在花间嬉戏、露珠在花瓣上轻轻滚动的情景,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与沉醉。

“素心金铸,泪绡里、斜阳半阑”两句,将菊花比作“素心金铸”的艺术品,同时借“泪绡”(可能象征着泪水或情感的流露)和“斜阳半阑”(夕阳即将落山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深情与感慨,以及时间流逝的无奈。

“晚妆帘卷,小结盘虬,弄影婵娟”三句,描绘了菊花在晚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进行一场优雅的舞蹈,其姿态优美,如同婵娟(月亮的美称)一般,充满了诗意与美感。

“犹疑老圃尊前。浓麝沈薰,背理羞鸾”四句,通过对比老圃(园丁)与浓香的麝香,以及鸾鸟(传说中的神鸟)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独特魅力的欣赏,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自省。

“点屐霜腴,扶纱烟瘦,东篱载梦轻还”三句,通过描述霜雪覆盖的草地、轻烟缭绕的纱帐,以及东篱下(可能指菊花丛)的梦境,进一步深化了对菊花的赞美,并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与想象。

“一壶凉讯,雁声逗、西风鬓斑”两句,以一壶清凉的饮品、雁鸣声和西风中斑白的鬓发,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略带伤感的画面,体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变迁的感慨。

“澹然凝对,真色罗屏,野服黄冠”最后四句,以“澹然”(淡泊宁静)的心情面对眼前的景象,通过“真色罗屏”(真实的色彩与图案)和“野服黄冠”(朴素的服饰与头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纯粹追求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西园赏菊场景的独特感悟,以及对自然、生活和时间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13)

张尔田(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解连环

彩鸾帘箔。荡清愁似水,绣篝香薄。

早暗雨、滴碎空阶,动罗箑素商,井梧先觉。

醉卧西园,鬓丝惹、堕红残萼。

剪镫花自酌,一纸旧书,怨鸿难托。情怀晚来更恶。

叹南飞倦羽,空恁飘泊。

向晚蛩、与说相思,问扇底柔荑,几时重握。

宝粟沈薰,碎梦绕、阑干西角。

只檐声、夜深点点,伴人泪落。

形式:

应天长.此客岁涵碧庄寻梦,和清真旧制也。叔问丈见之,为翻谱数字,音节顿异。弁阳翁云:词不难作而难于改,语不难工而难于协。附录于此,以谂声家

飞霞点镜,酥雨障尘,空帘洗尽愁色。

那更半池残月,漂花戏鱼食。嗟秋燕,镇如客。

漫说与、茂陵岑寂。茜纱暗、倦倚蕉云,翠簟频藉。

不见眼中人,罥袖蛛尘,芳墨黯题壁。

尚记那回笼烛,嬉游小乔宅。骄骢过,嘶巷陌。

忍问讯、旧狂踪迹。柳鸿近、梦里归来,扶醉还识。

形式:

水龙吟.立春日偶赋

岫眉澹锁愁黛,小帘梦断东风路。

箫声暮巷,尘驰宝勒,花笼蜜炬。

冻柳舒荑,瘦梅藏韵,九街春煦。

看红幡影转,钗头彩胜,还写遍,宜男句。

肠断凌波洛浦。醉围春、秦筝绣柱。

歌前酒畔,千桃妆靥,盘花红缕。

阆苑迁莺,谢巢归燕,吟怀何许。

祗南枝绛蜡,横窗送喜,入新年语。

形式:

浣溪沙.余自客金阊,五见岁华矣。每以小词纪之。丙午岁不尽夕,闻箫鼓声,不寐。明日感占此解

一片吴坊叠鼓音。椒盘无味酒慵斟。

玉梅红袅鬓边簪。

别袖漫沾沧海泪,扁舟不系故园心。

风帘残烛独沈吟。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