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尊皇太后挽词二首(其一)

彤管书阴教,黄图载德容。

汉宫元梦日,代邸近乘龙。

乔岳已遗服,青门启故封。

从今祠百世,清庙配商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翻译

红色的笔管书写着阴凉的教诲,黄色的地图承载着美德和威仪。
在汉宫的梦境中,预示着皇位将由新君继承,就像龙乘风云而起。
高大的山岳般的祖先已经离去,京城的门户再次开启旧有的封疆。
从此,这位新君将被祭祀百世,清静的宗庙与商朝的祖先一同受人敬仰。

注释

彤管:红色的笔管,古代用于书写重要文献。
阴教:暗指深沉的教诲或秘密的教导。
黄图:象征皇权的地图,显示国家的疆域和德政。
乘龙:古代神话中龙象征皇帝,此处指新君登基。
乔岳:高大如山岳的祖先。
青门:长安城东门,古代帝王出京常由此门。
故封:过去的封地或原有的领土。
祠百世:祭祀流传百世,表示长久的纪念。
商宗:商朝的祖先,这里可能指代前朝的正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为追思皇太后所作的挽词之一。诗中表达了对皇太后的敬仰与怀念之情,以及对其在位时以德治国、传承帝业的赞美。"彤管书阴教"象征皇太后的文治,"黄图载德容"则描绘了她高尚的品德和仪容。"汉宫元梦日,代邸近乘龙"暗指皇太后的地位如同日月般光明,且预示着后继者如龙飞腾。"乔岳已遗服"表达了对她去世的哀悼,"青门启故封"则寓含了对她生前封地的追忆。最后两句"从今祠百世,清庙配商宗"表达了对皇太后永恒祭祀的承诺,以及希望她在清庙中与商朝祖先共享香火,永受后人敬仰。整体而言,这是一首深情而庄重的挽词,展现了对逝去皇太后的崇高敬意。

收录诗词(750)

陈师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一字无己,汉族。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 字:履常
  • 号:后山居士
  • 籍贯:彭城(今江苏徐州)
  • 生卒年:1053~1102

相关古诗词

送大兄兼寄赵团练

贫有分离苦,官无早晚宜。

又为千里别,未觉十年迟。

日与江山远,风连草木悲。

平生刘子政,见可只论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送王元均贬衡州兼寄元龙二首(其二)

先生秀句满天东,二子缘渠再得穷。

诗礼向来堪发冢,孙刘能使不为公。

炎方瘴疠避轩豁,故国山河开始终。

传语元龙要相识,江湖春动有来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送王元均贬衡州兼寄元龙二首(其一)

先生英气盖区中,命与仇谋得老穷。

又见长身有家法,可辞短簿怒吾公。

石头路滑行能速,宣室归来语未终。

宛洛风尘莫回顾,直须留眼送归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送王君玉赴试

汝颍诸王后,风流独此人。

谈锋坚百战,笔力举千钧。

得士吾无愧,多闻子未贫。

平生三学士,相见定相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