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起

寒堂耿不寐,辘辘闻车声。

不知谁家儿,先我霜上行。

叹息夜未央,遽呼置前楹。

推枕欲强起,问知星正明。

昧旦圣所勉,齐诗有鸡鸣。

嗟予以窃食,更觉负平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翻译

寒冷的厅堂中我难以入睡,只听见车轮辘辘作响。
不知道是谁家的孩子,已经在霜雪中先行出发。
夜晚的叹息还未结束,忽然听到呼唤声在前厅响起。
推醒枕头试图起身,才知星辰依然明亮。
黎明时分,这是圣贤所激励的时刻,齐诗中有鸡鸣报晓。
想到我偷懒的行为,更加觉得辜负了此生的光阴。

注释

耿:明亮。
寐:入睡。
辘辘:车轮滚动的声音。
霜上行:在霜雪中行走。
遽呼:突然呼叫。
置前楹:放在前厅。
昧旦:黎明。
齐诗:古代诗歌集。
鸡鸣:鸡叫,象征早晨到来。
窃食:偷懒,无所事事。
负平生:辜负了一生的时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的清晨,诗人在夜未央时被外面的车声吵醒。他们不知道是哪家孩子先于自己踏上了覆盖着霜冻的地面。这一切让诗人感叹,同时也促使他们想要强迫自己起床,但最终还是推枕而睡,询问夜空中的星象是否已经到达了特定的位置。

诗中透露出诗人的不甘心和自责之情。"昧旦圣所勉"一句表明在早晨,圣人或有道德的人会勉励自己,而"齐诗有鸡鸣"则是指古代齐国的诗中常有鸡叫的声音,用来比喻清晨的警醒。在这里,诗人感慨自己不能像那些圣人一样自律,反而以偷懒为食,更增添了对平生无为的悔恨。

王安石在这首诗中展现了他个人的处世态度以及内心的矛盾。作为北宋时期的改革家,他在政治上推行新法,但在个人生活中却有着不甘于自己的放荡和懒惰的一面。这首诗通过对清晨景象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自我要求与现实行动之间差距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彭蠡

茫茫彭蠡春无地,白浪春风湿天际。

东西捩柂万舟回,千岁老蛟时出戏。

少年轻事镇南来,水怒如山帆正开。

中流蜿蜒见脊尾,观者胆堕予方咍。

衣冠今日龙山路,庙下沽酒山前住。

老矣安能学佽飞,买田欲溯江湖去。

形式: 古风

悲哉孔子没

悲哉孔子没,千岁无麒麟。

蚩蚩尽锄商,此物谁能珍。

汉武得一角,燔烹诬鬼神。

更以铸黄金,传夸后世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散发一扁舟

散发一扁舟,夜长眠屡起。

秋水泻明河,迢迢藕花底。

爱此露的皪,复怜云绮靡。

谅无与歌弦,幽独亦可喜。

形式: 古风

朝日一曝背

朝日一曝背,欣然忘夜寒。

樵松煮涧水,既食取琴弹。

弹作南风歌,歌罢坐长叹。

寤彼栖栖者,遗世良独难。

形式: 古风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