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学者陈献章所作的《答王按治求乃翁挽四绝》中的第四首,题为“吴山寿藏”。诗的内容简练而深沉,表达了对身后之事的看法和对子孙贤德的期望。
"山隐一抔土",这里的“山隐”象征着人的归宿,一抔土则代表了墓葬,暗示了人的最终消逝。诗人以山与土的形象,寓言了人生的短暂和自然的永恒。
"人思百代传",强调了人们对于留下良好名声和精神遗产的渴望,希望自己的名字和事迹能够被后世长久地怀念。
"无穷身后事",进一步深化了对身后影响的思考,指出即使物质财富有限,精神的传承才是最重要的。
"未若子孙贤",诗人认为,与其追求无尽的身后事,不如期待子孙能够成为品德高尚的人,这才是真正的长远之计。
整首诗通过朴素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价值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家族教育和后代成长的重视,体现了儒家的家风传承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