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秋雨,秋雨。滴碎琼宫霓羽。清歌妙舞阑珊。
阵阵霜风夜寒。寒夜,寒夜。寄语嫦娥睡罢。
这首诗是明朝末年清初诗人尤侗所作的《转应曲·其二》。诗中以秋雨为引子,描绘了一幅中秋雨夜的清凉景象。"滴碎琼宫霓羽"运用了比喻,将秋雨比作打在仙境般的琼宫上的细碎霓虹,形象地展现了雨滴的晶莹剔透和轻盈飘逸。接着,"清歌妙舞阑珊"描绘了雨夜中可能存在的想象中的歌舞场景,虽然已经接近尾声,但仍显出一种余韵悠长的美。
"阵阵霜风夜寒"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冷意,"寒夜,寒夜"的反复强调,强化了诗人对秋夜寒冷的感受。最后,诗人以"寄语嫦娥睡罢"收束,借月宫仙子嫦娥来表达自己对中秋佳节孤独寂寥的感慨,同时也寓含着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诗意的想象,展现了秋雨中秋的独特韵味,以及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怀想。尤侗的词句优美,情感深沉,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不详
戏曲家,曾被顺治誉为“真才子”;康熙誉为“老名士”。早年自号三中子,又号悔庵,晚号良斋、西堂老人、鹤栖老人、梅花道人等,苏州府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于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明史》,分撰列传300余篇、《艺文志》5卷,二十二年告老归家。四十二年康熙南巡,得晋官号为侍讲,享年八十七岁。侗天才富赡,诗多新警之思,杂以谐谑,每一篇出,传诵遍人口,著述颇丰,有《西堂全集》
绿阶花影翻。红栏燕语喧。
明镜嫌眉瘦,空床厌梦烦。
倚黄昏、东风无赖,又来吹断魂。
一捻宫腰削素,独舞朱楼深处。
有意送春归,也向天涯飞去。
且住,且住,为道章台日暮。
半似醉乡情趣,半似睡乡心绪。
怯怯病中身,则待放他何处?
无据,无据,一任西风吹去。
六幅裙儿半挂,八字眉儿半画。
笑问若耶人,何事西施未嫁。
长夜,长夜,为语新妆休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