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山复冈回静结庐,林蹊生处我来初。
杖欺新绿苔痕里,屐践残红雨迹馀。
酒榼临春聊遣拨,禅单消日自清虚。
壁尘怪是游题满,教种芭蕉别倩书。
这首明代诗人沈周的《游高道禅居》描绘了作者游历一座静谧山居的情景。首句“山复冈回静结庐”,展现出山势起伏,禅居隐匿于宁静的山冈之间,给人以远离尘嚣之感。接下来的“林蹊生处我来初”进一步强调了初访此地的新奇与清新。
“杖欺新绿苔痕里,屐践残红雨迹馀”两句,通过描绘杖头沾染着新绿苔痕,屐底残留着雨后落花的痕迹,细腻地刻画出诗人漫步林间,品味自然之美的细节。诗人借酒浇愁,“酒榼临春聊遣拨”,在春天来临之际,借饮酒暂忘俗事,寻求心灵的宁静。
“禅单消日自清虚”表达了诗人在此禅居中度过时光,心境清静,日子过得简单而超脱。最后,诗人发现墙壁上布满游人题字,感叹之余,甚至请求别人帮忙种植芭蕉,以免更多尘世纷扰,足见其对禅意生活的坚守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描绘禅居环境、游历过程以及诗人的心态,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禅修的深深热爱,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不详
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雨歇南郊风物新,神仙宫观拥金银。
青山一杖付归客,玉洞千花留故人。
犀首不胜无度酒,沧浪应待远游尘。
扁舟东去须乘急,还剩家园数日春。
藏丹地底发金辉,半夜通明识者稀。
坐久老师还急起,画符封井鸽先飞。
桧蛟欲走夜坛雷,飞石惊门不敢开。
明日道人成一笑,绿阴仍锁旧楼台。
早雾未消迷过湖,妙明春日步堪迂。
门悬断岸溪桥接,水限比邻野寺孤。
侍者鸣琴动春鸟,长年引席候风乌。
偶然此集真鸿迹,乘兴还留水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