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词作《台城路·寄怀大竹兄都中》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春天将逝、离别之情的主题。词的开篇“荼蘼落尽东风瘦,春锁一帘尘影”描绘了暮春时节,荼蘼花凋零,东风微弱,春色仿佛被一扇布满尘埃的帘子遮挡,透出一种凄凉与寂寥。接下来,“户袅晴烟,梁空白日”通过写户外炊烟袅袅上升,屋内阳光洒落,营造出空旷而宁静的氛围。
“何处天涯人近”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暗示着词人与大竹兄相隔遥远,不知何时能相见。“不殊风景,应目断江南,水明山暝”进一步渲染了江南的美景,但眼前所见却只能让人心生愁绪,因为那明亮的水面和昏暗的山色都勾起了词人无尽的乡愁。
“多少销魂,吹来吴雪点双鬓”一句,借江南的春风吹来的雪花落在词人两鬓,象征着岁月流逝和内心的哀伤。“寒食清明过了”点明时令,暗示着春天即将过去,而离别之苦似乎更加深重。接下来的“吟冷诗兴”、“踏月天街,听鸡禁院”则描绘了词人在夜晚独自吟诗,白天漫步街头,听到禁院鸡鸣的场景,这些活动都无法排解离别的愁绪。
最后,“南来雁尽,渐说到关河,不传归信”表达了对南飞的大雁的期盼,希望它们能带来远方亲人的消息,然而雁群已尽,音讯全无,词人的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忧虑。“万里孤岭,猿啼莫紧”以孤独的山岭和哀怨的猿啼收尾,进一步强化了词人内心的孤独和离愁。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细致入微的景物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词人对春天逝去、亲人远离的深深感慨,以及难以消解的离别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