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朝夏原吉所作的《题宋进士袁天与忠节传后》,通过对袁天与的事迹进行描绘,表达了对他的高度赞扬和对社会风气的批判。首句“常山高辙久湮芜”以常山比喻袁天与的高尚品格,但其事迹却长期被埋没。接着,“之子寥寥踵后途”感叹后人追随者少,袁天与的忠诚难觅继者。
“九窍入烟犹骂敌”形象地刻画了袁天与在极端困境中仍不忘抗争的精神,即使面临死亡,也要痛斥敌人。而“一门赴水只存孤”则描述了他的家人为了保全他的名誉,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表现出家族的忠诚。
“沈朱效义真良仆”将袁天与比作忠诚的仆人沈朱,赞扬他的忠诚和无私。然而,“赵谢偷生岂丈夫”则批评那些苟且偷生的人,认为他们不配称为大丈夫。
最后,“谁秉当时修纂笔,竟遗忠节快奸谀”表达了诗人对历史记录者的不满,他们未能公正记载袁天与的忠节事迹,反而让奸佞小人得逞。整首诗情感深沉,对袁天与的敬仰与对社会风气的忧虑交织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