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令升舍人朋溪图赵祖文笔也

谷风不须歌,朋友道缺绝。

请歌伐木诗,歌罢听吾说。

汉朝儒宗系,今代侍臣杰。

甘泉久论思,阳羡小休歇。

郊园谷幽幽,乔木覆清樾。

百禽鸣其间,相唤极可悦。

坐令公感慨,朋好苦难结。

不如侣荆溪,迥与世情别。

淡乎若无味,了不见凉热。

是以乐从之,诸峰况罗列。

赵侯有能事,短纸藏曲折。

更作陶渊明,飘飖弄明月。

形式: 古风

翻译

无需歌唱谷风,友情已断绝。
请唱《伐木》之诗,唱完后请听我说。
汉代儒家传承,当代名臣杰出。
长久思考在甘泉,稍作休息在阳羡。
郊野园林幽静,大树覆盖清凉林荫。
众多鸟儿鸣叫,相互呼唤令人愉悦。
坐观此景令人心生感慨,旧友难再聚首。
不如陪伴荆溪,远离尘世纷扰。
清淡如无味,冷暖皆不觉。
因此我乐于追随,群峰排列壮观。
赵侯才情出众,短笺中藏深意曲折。
仿效陶渊明,月下悠然自得。

注释

谷风:形容山谷间的风。
缺绝:断绝。
伐木诗:古代诗歌,表达友情或劳作之歌。
儒宗:儒家学派的主要传承者。
侍臣杰:杰出的朝廷官员。
甘泉:古地名,常指思考之地。
阳羡:古地名。
乔木:高大的树木。
清樾:清凉的树荫。
百禽:各种鸟类。
相唤:互相呼唤。
感慨:深感感触。
朋好:朋友。
荆溪:河流名,象征隐逸生活。
淡乎:清淡。
无味:无特殊味道。
诸峰:众多山峰。
罗列:排列。
赵侯:对赵姓官员的尊称。
能事:非凡才能。
短纸:简短的书信。
曲折:深意。
陶渊明:东晋诗人,以隐居著称。
飘飖:飘逸。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的作品,题为《董令升舍人朋溪图赵祖文笔也》。诗中,诗人首先以“谷风不须歌,朋友道缺绝”表达对友情的感慨,认为在现实环境中,真诚的朋友关系变得稀少。接着,他将目光转向友人董令升和画家赵祖文,赞美他们如同汉代儒宗和当代杰出侍臣,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才华。

诗人提到他们在甘泉和阳羡两地的交流,以及在郊园中欣赏宁静的自然景色,百鸟齐鸣,令人愉悦。然而,这样的美好时光也让诗人意识到,世间友情不易维持,不如像荆溪一样远离尘嚣,享受淡泊的生活。最后,诗人称赞赵祖文的画作如同陶渊明笔下的意境,清新脱俗,月亮映照其中,增添了诗意。

整首诗通过描绘友人之间的交往和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超然生活的向往,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614)

曾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茶山居士。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 字:吉甫
  • 籍贯: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
  • 生卒年:1085--1166

相关古诗词

谢柳全叔县丞寄高丽松花

幽人所住空山里,老松皆作虬龙起。

但知树底听松风,不见风前落松子。

三韩华萼手自开,其间琐碎如婴孩。

请因贾客诏君长,二十馀年无使来。

形式: 古风

谢胡帅饷酥

虎头骨相生来无,谈天吻燥斋肠枯。

欲从底处觅膏润,凝香燕寝烹牛酥。

鹅儿黄拂冰肌肤,关中穰下远不如。

已令炊饼作十字,今晨盛馔非伊蒲。

形式: 古风

道中遇雨

客子祈晴意未公,林间布谷劝春农。

雨师若有分风手,留取车轮一道通。

形式: 七言绝句

遗直堂(其一)

三孔吾渭阳,犹及见仲叔。

堂堂舍人公,再拜但乔木。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