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第二夜荅处上人宿玉芝观见寄

阳春已三日,会友闻昨夜。

可爱剡溪僧,独寻陶景舍。

形式: 古风 押[祃]韵

翻译

春天已经过去三天了,听说昨晚有朋友聚会。
那位住在剡溪的可爱僧人,独自去寻找陶渊明的居所。

注释

阳春:早春。
会友:聚会朋友。
闻:听说。
昨夜:昨晚。
剡溪:古代浙江的溪流名。
僧:僧人。
独:独自。
寻:寻找。
陶景舍:陶渊明的居所,这里指代隐居之处。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温馨的春日友聚图景。首句“阳春已三日”,表明时值新春,阳光和煦,万物复苏,正是团聚好时节。"会友闻昨夜"则透露出诗人与朋友相约之喜悦,通过听闻昨晚的欢聚消息,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次句“可爱剡溪僧”,中途插入一位独自寻访陶渊明旧居的和尚形象。"剡溪僧"在这里代表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寄托的意境,显示了诗人对高洁生活态度的赞赏。

最后,“独寻陶景舍”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人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陶渊明以其清高脱俗著称于世,他的“五柳先生传”中所描绘的自然山水生活,是中国文化中追求自然、拒绝尘嚣的典范。

整首诗通过对新春团聚与古人隐逸之美的并置,表现了诗人对于友情和心灵寄托的珍视,以及对自然界和精神世界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270)

戴叔伦(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 字:幼公(一作次公)
  • 籍贯:润州金坛(今属江苏)
  • 生卒年:732—789

相关古诗词

赠康老人洽

酒泉布衣旧才子,少小知名帝城里。

一篇飞入九重门,乐府喧喧闻至尊。

宫中美人皆唱得,七贵因之尽相识。

南邻北里日经过,处处淹留乐事多。

不脱弊裘轻锦绮,长吟佳句掩笙歌。

贤王贵主于我厚,骏马苍头如己有。

暗将心事隔风尘,尽掷年光逐杯酒。

青门几度见春归,折柳寻花送落晖。

杜陵往往逢秋暮,望月临风攀古树。

繁霜入鬓何足论,旧国连天不知处。

尔来倏忽五十年,却忆当时思眇然。

多识故侯悲宿草,曾看流水没桑田。

百人会中一身在,被褐饮瓢终不改。

陌头车马共营营,不解如君任此生。

形式: 古风

邻里龙沙北。

形式:

相和歌辞.昭君词

汉宫若远近,路在沙塞上。

到死不得归,何人共南望。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漾]韵

新池

邻僧犹未起,明月早先知。

形式: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