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嗔痴(其二)

不须瞋,瞋则能招地狱因。

但将定力降风火,便是端严紫磨身。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傅翕之手,名为《贪嗔痴(其二)》。诗中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传达了佛教中对于“瞋”这一情绪的深刻见解。

首句“不须瞋”,直接点出主题,告诫人们不需要产生愤怒的情绪。接着,“瞋则能招地狱因”,进一步解释愤怒的负面后果,它会引导人们走向痛苦和苦难的深渊,如同落入地狱般痛苦。这句诗通过形象的比喻,强调了愤怒带来的严重后果。

后两句“但将定力降风火,便是端严紫磨身”,则是对如何应对愤怒的建议。这里提到的“定力”,指的是内心的平静与稳定,是佛教修行中的重要概念。通过培养定力,可以平息内心的波动,如同控制住狂风烈火一般,使情绪不再失控。最终达到“端严紫磨身”的境界,即内心纯净、庄严,如同经过精炼的紫色金属一般,展现出内在的美丽与力量。

整首诗通过对比愤怒与平静的不同结果,以及如何通过修炼达到心灵的净化,传递了佛教中关于情绪管理与内心修养的重要思想。在现代社会,这首诗同样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提醒人们在面对各种情绪时,应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收录诗词(116)

傅翕(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贪嗔痴(其三)

不须痴,痴被无明六贼欺。

恶业自身心所造,愚迷披却畜生皮。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十劝(其一)

劝君一,专心常念波罗密。

勤修六度向菩提,五浊三涂自然出。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十劝(其二)

劝君二,夫人处世莫求利。

纵然求得暂时间,须臾不久归蒿里。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十劝(其三)

劝君三,人身难得大须惭。

昼夜六时常念佛,勤修三宝向伽蓝。

形式: 古风 押[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