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登碧云亭感怀三十首(其十八)

晚上危亭为少留,亭前暝色已供愁。

更听画角声悲壮,愈使愁人厌远游。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夜晚时分,我在危亭稍作停留,
亭前的暮色已经足够引发忧愁。

注释

危亭:高而险峻的亭子。
少留:短暂停留。
暝色:昏暗的天色。
供愁:引发或加重忧愁。
画角:古代军中的号角,声音凄厉。
悲壮:悲伤而雄壮。
愈使:更加使。
厌远游:厌恶远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吴芾的作品,名为《又登碧云亭感怀三十首(其十八)》。诗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非常细腻。

“晚上危亭为少留”,这里的“晚上”指的是傍晚时分,“危亭”则是高处的亭子,诗人选择在这个时候来到这座亭子,是为了寻求一份静谧和安宁。"为少留"表明诗人想要在这个地方多停留片刻,享受这份孤独与自然的交融。

“亭前暝色已供愁”,“亭前”指的是亭子的前面,“暝色”是傍晚时分天色渐暗的景象。"已供愁"则表达了诗人心中的忧愁已经被这宁静的自然环境所滋养,似乎周围的一切都在为诗人的情感提供着氛围。

“更听画角声悲壮”,“更听”意味着诗人不仅看到了景象,还特别留意到声音,“画角”指的是古代乐器之一的角抵发出的声音,这里可能是远处传来的音乐。"悲壮"则形容这声音带给人的情感,既有悲凉之感,又有一种雄壮的气概。

“愈使愁人厌远游”,诗人被这种悲壮的声音所触动,内心的忧愁更加深沉。这里的“愈”字意味着更加、越发,“厌远游”则表达了诗人对远行旅游的不再感兴趣,因为内心的忧愁已经使得他对外界的一切都感到疲倦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深沉的情感体验。诗中使用了“危亭”、“暝色”、“画角声悲壮”等意象,使读者仿佛能够置身于诗人所在的环境之中,感受到他的忧愁和对远方的淡漠。

收录诗词(1146)

吴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 字:明可
  • 号:湖山居士
  • 生卒年:1104—1183

相关古诗词

又登碧云亭感怀三十首(其十七)

晚上危亭待月生,云头俄涌一轮明。

终朝汩没尘埃里,对此身心觉顿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又登碧云亭感怀三十首(其十六)

晚上危亭避郁蒸,风生两腋觉身轻。

更筹只是催归去,不到城头月未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又登碧云亭感怀三十首(其十五)

晚上危亭览物华,斜阳影里度归鸦。

暮山隔断乡关路,矫首临风眼欲花。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又登碧云亭感怀三十首(其十四)

晚上危亭望远山,望中有水亦回环。

终然不似吾庐好,上下山光水色间。

形式: 古风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