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虚辞十首(其四)

俯仰存太上,华景秀丹田。

左顾提郁仪,右盼携结璘。

六度冠梵行,道德随日新。

宿命积福应,闻经若玉亲。

天挺超世才,乐诵希微篇。

冲虚太和气,吐纳流霞津。

胎息静百关,寥寥究三便。

泥丸洞明景,遂成金华仙。

魔王教授事,故能朝诸天。

皆从斋戒起,累功结宿缘。

飞行凌太虚,提携高上人。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修行者在修炼过程中的精神境界与追求。"俯仰存太上,华景秀丹田",开篇即展现出修行者对至高之道的追求,以及内心世界的丰富与美丽。"左顾提郁仪,右盼携结璘",通过左右顾盼的动作,形象地展现了修行者在精神世界中自由探索的情景。

"六度冠梵行,道德随日新",强调了修行者遵循佛教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的修行之路,道德品质随着修行的深入而不断升华。"宿命积福应,闻经若玉亲",说明了修行者通过积累善业,与佛法的亲近如同亲人一般自然。

"天挺超世才,乐诵希微篇",赞扬了修行者的非凡才能,乐于诵读深奥的佛经。"冲虚太和气,吐纳流霞津",描绘了修行者在宁静中与宇宙和谐共处,呼吸间仿佛能吸入云霞之精华。

"胎息静百关,寥寥究三便",指修行者通过胎息法(一种特殊的呼吸法)使全身百脉宁静,深入探究身心的微妙之处。"泥丸洞明景,遂成金华仙",描述了修行者通过修炼达到心灵的光明,最终成为神仙。

"魔王教授事,故能朝诸天",表明修行者不仅克服了内心的魔障,还能朝拜诸天神灵,体现了其修行成就的广泛与深远。"皆从斋戒起,累功结宿缘",强调了修行的起点在于严格的斋戒,通过积累功德与善缘,最终实现超越。

"飞行凌太虚,提携高上人",最后描绘了修行者在宇宙中自由飞翔,引领着高阶的修行者一同前进,展现了其在修行道路上的卓越成就与影响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修行者在精神世界中的探索与追求,以及通过不懈努力所达到的境界,充满了对超越世俗、追求真理的向往。

收录诗词(706)

无名氏(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步虚辞十首(其五)

控辔适十方,旋憩玄景阿。

仰观劫刃台,俯盻紫云罗。

逍遥太上京,相与坐莲华。

积学为真人,恬然荣卫和。

永享无期寿,万椿奚足多。

形式: 古风

步虚辞十首(其六)

大道师玄寂,升仙友无英。

公子度灵符,太一奉洞章。

舍利曜金姿,龙驾欻来迎。

天尊盻云舆,飘飘乘虚翔。

香花若飞雪,纷蔼茂玄梁。

头脑礼金阙,携手邀玉京。

形式: 古风

步虚辞十首(其七)

骞树圆景园。焕烂七宝林。夭兽三百名。

师子巨万寻。飞龙踯躅吟。神凤应节鸣。

灵风扇奇华。清香散人衿,自无高仙才。

焉能耽此心。

形式: 古风

步虚辞十首(其八)

严我九龙驾,乘虚以逍遥。

八天如指掌,六合何足辽。

众仙诵洞玄,太上唱清谣。

香花随风散,玉音成紫霄。

五苦一时迸,八难顺经寥。

妙哉灵宝圃,兴此大法桥。

形式: 古风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