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僧而帝者祖,帝而僧者冢孙,天难谌,命靡常,莫怨高城飞燕子;
石戴土曰砠,土戴石曰崔嵬,地既灵,人自杰,曾来奇衲礼狮王。
此联以深邃的哲思与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对大理天下大师墓的敬仰之情。上联“僧而帝者祖,帝而僧者冢孙”巧妙地将佛教中的僧侣与帝王形象交织在一起,寓意着在信仰与权力的双重维度中,大师超越了世俗的身份界限,成为精神与历史的双重象征。通过“天难谌,命靡常”的表述,强调了命运的无常与不可预测性,同时也暗示了大师虽身处变幻莫测的命运之中,却能以超然的态度面对,如同高城之上的飞燕,自由自在,不受束缚。
下联“石戴土曰砠,土戴石曰崔嵬”运用了自然界的景象来隐喻人生的起伏与坚韧,石头上长满泥土形成山丘(砠),泥土堆积成山(崔嵬),形象地描绘了人在逆境中顽强生长的景象。接着,“地既灵,人自杰”则进一步赞美了这片土地的神奇与人的卓越,强调了环境与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在这种互动中产生的非凡成就。最后,“曾来奇衲礼狮王”以“奇衲”指代大师,以“礼狮王”表达对大师的崇敬之情,同时借狮子的形象,象征大师的威严与力量,以及其对后世的巨大影响。
整体而言,此联不仅表达了对大师的深切敬意,还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学与自然观,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视角。
不详
四十年道义相期,俯仰竟成千古恨;
七万里舟车甫税,驽骀深愧九方知。
荷圣代褒荣,祭有祠,葬有墓,史亦有书,十里湖光,傍白苏堤前,魂归有所;
为吾曹冠冕,夫死忠,妻死节,婢复死义,一门血泪,继岳于庙后,神对无惭。
公今与皋夔望散同游,伊古元勋齐俯首;
我正溯江汉沱潜而上,每经遗垒辄伤心。
六代云山随杖履;一园花鸟尽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