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其一)

春风昨夜到榆关,故国烟花想已残。

少妇不知归不得,朝朝应上望夫山。

形式: 七言绝句

翻译

昨夜春风吹到了榆关,让人想起故乡的烟花已经凋零。
年轻的妻子不知丈夫不能归家,每天都会登上望夫山期盼着他的归来。

注释

春风:指春天的风,常常象征生机和希望。
榆关:古代边关的代称,此处可能指代远离家乡的地方。
故国:故乡,家乡。
烟花:这里指春天的花朵,也常用来形容繁华或美好的事物。
少妇:年轻的已婚女子。
归不得:无法回家。
朝朝:每天。
望夫山:传说中妻子每日登高望远,期盼丈夫归来的山,此处借指妻子的思念之情。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少妇对远方丈夫的思念之情。春风吹拂,带来了季节更迭的消息,但在榆关,那些故国的烟花似乎已经凋零。这不仅是自然景象的变换,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淡漠。

"少妇不知归不得" 一句,表达了她内心的矛盾和无奈。她渴望回到丈夫身边,却又不得其门而入,这种隔绝带来的哀愁,通过诗人的笔触变得如此沉重和深刻。

"朝朝应上望夫山" 是少妇日复一日的心理写照。每到清晨,她都会仰望那座与丈夫有关的山峰,将自己的思念化作无尽的眺望。这不仅是对远方亲人的追思,也是她内心深处的呼唤和期盼。

整首诗通过春风、榆关、烟花、少妇的哀怨,以及那座被不断仰望的山,勾勒出了一幅浓郁的离愁图景。这种对远方亲人深沉的思念与不舍,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情感主题,而卢汝弼在这首诗中将其表现得淋漓尽致。

收录诗词(8)

卢汝弼(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其二)

卢龙塞外草初肥,雁乳平芜晓不飞。

乡国近来音信断,至今犹自著寒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其三)

八月霜飞柳半黄,蓬根吹断雁南翔。

陇头流水关山月,泣上龙堆望故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其四)

朔风吹雪透刀瘢,饮马长城窟更寒。

半夜火来知有敌,一时齐保贺兰山。

形式: 七言绝句

秋夕寓居精舍书事

叶满苔阶杵满城,此中多恨恨难平。

疏檐看织蟏蛸网,暗隙愁听蟋蟀声。

醉卧欲抛羁客思,梦归偏动故乡情。

觉来独步长廊下,半夜西风吹月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