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枝

亚夫营畔柳濛濛,隋主堤边四路通。

攀折赠君还有意,翠眉轻嫩怕春风。

形式: 词牌: 杨柳枝

注释

亚夫:指西汉名将周亚夫。
营畔柳:《史记》中有“周亚夫军细柳”的经典描写。
隋主:指隋炀帝杨广。
堤:隋炀帝下扬州的时候在京杭运河两边种植杨柳壮丽景致。
攀折赠君:古人在送别亲友时有折柳寄情的习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通过对杨柳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亚夫营畔柳濛濛"一句中,“亚夫”是古代的一种军事单位,这里用来指代军营附近,而“濛濛”形容杨柳的茂密和柔软,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隋主堤边四路通"则展现了诗中环境的开阔与交通的便利,"隋主"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隋朝,但在此处更多地作为地点名词使用,而“堤边”则是水利工程的边缘,"四路通"表明这里是交通要道。

接下来的两句"攀折赠君还有意,翠眉轻嫩怕春风",诗人通过攀折柳枝赠送给朋友的动作,传达了自己的深情厚谊。"攀折"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而“翠眉”通常用来形容女子的秀眉,此处则借此隐喻表达诗人对友人的关心,担心对方如同柔弱的柳枝一般,在春风中摇曳,显得格外娇嫩和脆弱。这样的描写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和画面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融合了自然景观、人际情感以及对友人的思念,是一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唐代七言绝句。

收录诗词(63)

汪遵(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全唐诗云:一作王遵)(约公元八七七年前后在世),宣州泾县人(唐诗纪事作宣城人。此从唐才子传)。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乾符中前后在世。初为小吏。家贫,借人书,昼夜苦读。工为绝诗。与许棠同乡。咸通七年,(公元八六六年)擢进士第。后五年,棠始亦及第。遵诗有集《唐才子传》传世。他的诗绝大部分是怀古诗,有的是对历史上卓越人物的歌颂;有的是借历史人物的遭遇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情绪;有的是歌颂历史上的兴亡故事来警告当时的统治者;有的直接反映当时的现实生活,这些诗都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寄托了对现实生活的深沉感慨

  • 字:不详

相关古诗词

汴河

隋皇意欲泛龙舟,千里昆崙水别流。

还待春风锦帆暖,柳阴相送到迷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苍颉台

观迹成文代结绳,皇风儒教浩然兴。

几人从此休耕钓,吟对长安雪夜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陈宫

椒宫荒宴竟无疑,倏忽山河尽入隋。

留得后庭亡国曲,至今犹与酒家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鸡鸣曲

金距花冠傍舍栖,清晨相叫一声齐。

开关自有冯生计,不必天明待汝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