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庭圭所作的《别黄伯成》。诗中表达了对友人黄伯成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其学问和人格的高度赞赏。诗人在诗中提到“常恐微言将遂绝”,表达了对传统文化可能失传的担忧,而“江南耆旧复知名”则赞扬了黄伯成在江南地区的声望与影响力。
“身从妙喜国中出,脚踏毗卢顶上行”这两句运用了佛教中的概念,形象地描绘了黄伯成的智慧与修行达到了高深的境界。接下来,“觉我向来闻道晚,识公真处大僧生”则表达了诗人自谦之意,同时对黄伯成的智慧和人格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自己认识这样的人如同遇见了一位伟大的僧人。
最后,“相思莫谓山川阻,千里同游聊□□”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即使相隔千里,心中的思念也不会因地理距离而减弱。此处的“□□”可能是诗人留下的空白,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暗示了共同追求理想或友谊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知识、智慧和高尚人格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