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

经年长作客,独夜况逢秋。

烛影摇乡思,砧声乱旅愁。

梦随鸿北下,心逐火西流。

山月今方好,安能载酒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秋夜》由明代诗人孙传庭所作,描绘了深秋时节一位游子在外漂泊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首联“经年长作客,独夜况逢秋”,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常年离家在外,每逢夜晚,孤独感倍增,尤其是秋天的夜晚,更是让这份孤独与凄凉更加浓重。这两句通过“经年”、“长作客”、“独夜”、“况逢秋”等词,营造出一种远离家乡、孤身一人在异乡过夜的凄凉氛围。

颔联“烛影摇乡思,砧声乱旅愁”,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烛光摇曳,映照着游子内心的乡思;捣衣声杂乱,搅动着游子的旅途之愁。烛影与乡思、砧声与旅愁的对比,不仅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更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旅途劳顿的感慨。

颈联“梦随鸿北下,心逐火西流”,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以鸿雁南飞、火焰向西燃烧来象征游子的思绪和心绪。鸿雁北下,暗示着诗人对故乡的向往;火焰西流,则可能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无奈。这两句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尾联“山月今方好,安能载酒酬”,在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美好的山月图景后,诗人却发出无法以酒相酬的感慨。这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自己无法与亲人共享此景的遗憾。整首诗在描绘秋夜景色的同时,巧妙地融入了游子的思乡之情和旅途之苦,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332)

孙传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除夜(其一)

边塞家何处,天涯岁又除。

乡心三载剧,客况此宵馀。

看剑心弥壮,谋糈计转疏。

明朝三十一,独坐叹居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除夜(其二)

柏酒堪成醉,其如感慨何。

风前人一别,客里岁三过。

鸿雁关河远,烽烟道路多。

坐深聊假寐,清梦绕烟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元日试笔用除夜韵

岁从今日首,腊自昨宵除。

郡邑惊危后,乾坤战伐馀。

物华人自竞,世局我全疏。

何似悠悠者,渔樵老孟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春郊

蹑履郊西路,怆然思有馀。

轻云飏远岫,新水湛平湖。

别恨萦春柳,新愁长绿芜。

不堪成独啸,征雁一声孤。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