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马桐溪钱公总制两广

粤峤带鲸海,万里瞻长安。

百年豢太平,氓民家安完。

迩来厄会并,言之心悽酸。

茅闾室磬悬,野聚冤骨乾。

农夫春耕牛,卖钱输县官。

弟兄饥流离,应门存丁单。

稔秋犹不食,何以度冬寒。

县官匪不仁,谁教胥饕飧。

居复罟贼巢,妻孥全更难。

桐溪借点润,全粤网民宽。

春雨枯株林,霜飞柏台端。

敝民涤百忧,而无昔年叹。

粤人见桐溪,朝阳孤凤丹。

虑惟枢轴臣,难期长盘桓。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明朝时期广东地区社会动荡、民生艰难的景象。诗人霍韬通过对比和平与战乱时期的百姓生活,展现了战争给民众带来的深重苦难。首句“粤峤带鲸海,万里瞻长安”描绘了广东地区与京城长安的距离之遥,隐含着对和平稳定的向往。接着,“百年豢太平,氓民家安完”表达了长久以来百姓在和平环境下安居乐业的状态。

然而,“迩来厄会并,言之心悽酸”转折点到,战争来临,百姓生活陷入困苦。“茅闾室磬悬,野聚冤骨乾”形象地描绘了战乱中破败的村落和死去的冤魂。接下来,“农夫春耕牛,卖钱输县官”描述了农民为了生存不得不将耕牛卖出,交税给官府的无奈之举。兄弟分离、家庭残缺、饥饿流离的场景,展现了一幅凄惨的画面。

“稔秋犹不食,何以度冬寒”强调了即使到了丰收季节,百姓仍然无法解决温饱问题,预示着冬天的严寒将更加难以度过。诗人批判了官府的贪婪,“县官匪不仁,谁教胥饕飧”,指出是官府的腐败加剧了民众的苦难。同时,也表达了对官员治理能力的担忧,“居复罟贼巢,妻孥全更难”。

后半部分“桐溪借点润,全粤网民宽”提到桐溪的援助,使得广东地区的民众得以喘息。春天的雨水滋润了干枯的树林,霜飞在柏台的顶端,象征着希望的复苏。最后,“敝民涤百忧,而无昔年叹”表达了民众在困境中寻求解脱,不再对未来充满忧虑。诗人以“粤人见桐溪,朝阳孤凤丹”结尾,寄托了对像桐溪这样的官员能够带来和平与希望的期待,同时也暗示了对国家治理者的深深忧虑。

收录诗词(184)

霍韬(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方棠陵用陶饮酒韵(其一)

倾盖江之皋,送君远何之。

棠陵挺孤馆,正放莲花时。

湘汀虽有兰,馨芬不如兹。

眇予托孤踪,山灵纳不疑。

盘桓数杯酒,神魂纠交持。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赠方棠陵用陶饮酒韵(其二)

神鬼托伊何,絓搆石屋山。

永矢也弗谖,先民代我言。

鼎鼎此头颅,谅不逾百年。

弃损落世尘,身后将何传。

形式: 古风

赠方棠陵用陶饮酒韵(其三)

传心棠陵子,超旷不世情。

山寺当家居,诗神擅时名。

持此磊落资,亦足满一生。

况负康济心,宠辱非所惊。

努力慎攸往,讵谓渠小成。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赠方棠陵用陶饮酒韵(其四)

成此石屋馆,朝朝见鹤飞。

日暮鹤未归,使我心转悲。

岂彼大泽隈,稻粱故依依。

石屋有高松,寒巢待鹤归。

雪零万卉枯,贞姿逝不衰。

古云重久要,矢矢愿无违。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