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深省庵

结草为庵寄一枝,钟鱼聊复事清规。

野蔬入供无人识,古柏为香有佛知。

频去饮泉非为渴,偶来坐石忽忘饥。

常谈且接头陀伴,欲说上乘空费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以野草搭建小屋,寄托一片枝叶,按时敲钟诵经,遵循清修的规则。
野外的蔬菜被供奉,却无人知晓,古老的柏树散发香气,只有佛祖能感知。
我时常去泉水边饮水,并非真的口渴,偶尔坐在石头上,竟忘了饥饿。
日常交谈中,我与和尚为伴,想谈论高深佛法,却发现无从说起。

注释

结草:用草搭建。
庵:简陋的小屋。
钟鱼:寺庙中的钟声和鱼的图案(象征僧侣的生活)。
清规:佛教戒律或修行规则。
野蔬:野生的蔬菜。
入供:被供奉。
无人识:不被人注意。
频去:常常去。
饮泉:喝水。
坐石:坐在石头上。
头陀伴:和尚同伴。
上乘:佛教的最高境界或深奥教义。
空费辞:徒然浪费言语。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蒲寿宬所作的《题深省庵》。诗中,诗人以结草为庵,表达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禅修的执着。"钟鱼聊复事清规"描绘了庵中的僧人遵循着清规戒律,敲钟念经的生活。"野蔬入供无人识,古柏为香有佛知"写出了庵中的简单生活,即使是寻常的野菜,也被视为供奉,只有佛祖能感知其虔诚。诗人通过"频去饮泉非为渴,偶来坐石忽忘饥",表达了对自然与宁静的深深沉浸,不为外在物质所动,达到了忘我之境。

"常谈且接头陀伴,欲说上乘空费辞"则揭示了诗人与僧侣们的日常交流,虽然谈论的是佛法的高深道理,但在这样的环境中,似乎无需多言,彼此间的默契和理解已经足够。整首诗透露出诗人对禅修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度探索。

收录诗词(285)

蒲寿宬(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无庵道人风鉴

采霞以为食,搴云以为衣。

饱煖无所为,骑风去如飞。

閒将电作镜,照见人精微。

欲说不得说,天机本无机。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赠日者王谈天

问天天不言,君更欲谈天。

只且话明日,岂须穷百年。

已灵机石事,犹梦蚁柯边。

为扣希夷老,如何尚爱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赠吴仰云

云巾羽扇得真如,不用羞惭非故吾。

入手千般休说巧,转头一著不为愚。

尘中羁绊无还有,物外逍遥有若无。

我若忘机曾悟此,烟波鸥鹭是吾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赠洪都高士萧野鹤

自从华表去蹁跹,縠顶丹深不计年。

万里孤光中夜月,一声清唳九重天。

偶然梦觉思辽海,不是饥驱向野田。

赤壁秋高风露下,无心曾唤老坡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