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其十四)

流年又见风沙送。钧天回首清都梦。塞雁几时归。

镜中双鬓非。绿袍同冷暖。谁道交情短。

愁斛若为量。还随一线长。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翻译

岁月流转,风沙又来相扰。
回望天空,清都仙界已成梦。
边塞的大雁何时才能归巢?

注释

流年:岁月。
又:再次。
风沙:沙漠中的风尘。
送:带来。
钧天:古代神话中的天宫。
回首:回顾。
清都:仙境。
梦:梦境。
塞雁:边塞的大雁。
几时:何时。
归:返回。
镜中:镜子中。
双鬓:两鬓。
非:不再是。
绿袍:绿色官服(古代官员常穿)。
同:一起。
冷暖:寒暑,比喻生活境遇。
谁道:谁说。
交情:友情。
短:浅薄。
愁斛:愁思如斛(古代容量单位,一斛等于十斗)。
若为:如何。
量:衡量。
还:仍然。
随:跟随。
一线:一丝,象征微小。
长:长久。

鉴赏

这首词以"流年又见风沙送"开篇,描绘了时光流转中自然景象的变化,暗示岁月如梭,人生易逝。"钧天回首清都梦"则借神话中的钧天宫和梦境,表达了对往昔清雅生活的怀念,以及现实与理想的对比。

"塞雁几时归"运用塞外大雁的意象,寄托了词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归乡的渴望。"镜中双鬓非"通过照镜发现自己容颜已老,流露出时光荏苒、岁月催人的感慨。

"绿袍同冷暖"一句,以绿色官袍象征词人身处的仕途生涯,无论环境如何变迁,与朋友的患难与共之情始终不变,展现出深厚的友情。"谁道交情短"进一步强调了这种长久不变的情感。

最后两句"愁斛若为量。还随一线长"运用比喻,将愁绪比作无法计量的斛,而愁绪之长如同一线不断,形象地表达了词人内心无尽的愁苦,以及愁情与生命的紧密相连。

整体来看,这首《菩萨蛮》词情感深沉,寓言寄情,展现了词人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人生的无奈。

收录诗词(196)

舒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治平二年(1065)试礼部第一,即状元(进士及第),授临海尉。神宗时,除神官院主簿,迁秦凤路提刑,提举两浙常平。后任监察御史里行,与李定同劾苏轼,是为「乌台诗案」。进知杂御史、判司农寺,拜给事中,权直学士院,后为御史中丞。崇宁元年(1102)知南康军,京以开边功,由直龙图阁进待制,翌年卒,年六十三。《宋史》、《东都事略》有传。今存赵万里辑《舒学士词》一卷,存词50首

  • 号:懒堂
  • 籍贯:慈溪(今属浙江)
  • 生卒年:1041-1103

相关古诗词

菩萨蛮(其十一)

绮栊深闭桃园曲。刘郎老向花间宿。笑脸抹流霞。

心知是小琶。纤纤垂素玉。掠鬓春云绿。

弹了醉思仙。小窗红日偏。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其四)

画檐细雨偏红烛。疏星冷落排寒玉。赌得碧云篇。

金波更涉船。樽前当日客。行色垂杨陌。

天阔水悠悠。含情独倚楼。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其十七)别意

江梅未放枝头结。江楼已见山头雪。待得此花开。

知君来不来。风帆双画鹢。小雨随行色。

空得郁金裙。酒痕和泪痕。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其五)

杜鹃啼破江南月。香风扑面吹红雪。赋就缕金笺。

黄昏醉上船。年华双短鬓。事往情何尽。

明日各天涯。来春空好花。

形式: 词牌: 菩萨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