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符子太仆出任韶郡太守时的情景,充满了对过去在韶郡任职的美好回忆和对当地风土人情的深切怀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符子太仆从政风格的高度赞赏。
首联“韶阳人吏拜旌麾,为政风流记昔时”,开篇即点明了符子太仆抵达韶阳的情景,人吏们恭敬地迎接,旌旗飘扬,暗示了他过去的为政风格深受当地人喜爱与怀念。通过“风流”二字,不仅描绘了符子太仆个人的魅力,也体现了他在任期间为韶阳带来的美好变化。
颔联“新佩鱼符称剌史,重来竹马候童儿”,进一步描述了符子太仆再次来到韶阳时的情景。新佩鱼符象征着身份的提升,而“竹马”则代表了当地孩童的欢迎,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地方百姓对他的深厚情感和亲切态度。
颈联“花间露冕春行县,烛里摊书夜坐帷”,通过“花间露冕”和“烛里摊书”的场景,分别描绘了符子太仆在春日里巡视县境时的优雅姿态和夜晚读书的勤奋形象,展现了他作为官员的勤勉与高雅。
尾联“若见陇头梅发处,因题佳句一相思”,表达了诗人对符子太仆的思念之情。想象符子太仆在某个梅花盛开的地方,诗人希望他能写下美好的诗句,以此寄托对韶阳以及符子太仆的深深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不仅赞美了符子太仆的为政之风,也表达了对韶阳这片土地以及过往美好时光的深情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