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季木招饮济上高林堂

风物何时最爽森,除将秋霁是春阴。

客因同调成孤赏,地以高林畅远心。

梅影偏宜灯下取,竹香细向酒中寻。

眼前未尽氛埃气,欲掬寒泉洗碧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此诗《王季木招饮济上高林堂》由明代诗人范景文所作,通过对秋雨过后的清新景象和春日阴云的对比,描绘了一幅高林堂内宾主欢聚、赏梅品竹、洗涤心灵的画面。

首联“风物何时最爽森,除将秋霁是春阴。”以疑问句式开篇,引出对季节变换中自然景色的思考。秋雨过后,万物显得格外清爽茂盛,而春日的阴云则给人以不同的感受。这里通过对比,突出了秋雨过后的清新与生机。

颔联“客因同调成孤赏,地以高林畅远心。”描述了宾主之间的和谐氛围。在高林堂这样一个环境优雅的地方,因为志趣相投的宾客相聚,使得赏景成为一种孤独而深刻的享受。这里的“孤赏”并非真正的孤独,而是强调了在高雅环境中,与知音共赏美景的独到体验。

颈联“梅影偏宜灯下取,竹香细向酒中寻。”进一步描绘了高林堂内的场景。在灯光的映照下,梅花的影子显得格外美丽;而竹林的香气,则在饮酒时细细品味,增添了宴会的雅致与情趣。这两句通过视觉与嗅觉的双重描写,营造出一种温馨而高雅的氛围。

尾联“眼前未尽氛埃气,欲掬寒泉洗碧岑。”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环境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向往。眼前的尘世纷扰并未完全消散,但诗人渴望如泉水般清澈,洗净心灵的尘埃,追求内心的宁静与纯净。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高林堂环境的喜爱,也反映了其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高林堂内宾主欢聚、赏景品香的场景,以及诗人对自然美景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充满了诗意与哲理。

收录诗词(364)

范景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赋得春寒花较迟即用为韵(其一)

不是闻莺啭,那知入晚春。

时因耽月闰,花作待年身。

扫雪云流树,踏青草作茵。

游人拘故事,犹向武陵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赋得春寒花较迟即用为韵(其二)

花事原宜早,妒人奈薄寒。

似忘三月信,急望一枝看。

日下閒分种,风前巧护栏。

主人须爱惜,将放胜将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赋得春寒花较迟即用为韵(其三)

颇似关情事,春光恨未奢。

宜留霜后菊,虚想雨前茶。

伴竹依新月,妆林倩晚霞。

群芳嗟异候,何不似梅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赋得春寒花较迟即用为韵(其四)

神欲取其清,韵格欲取峭。

譬如品美人,倾国不关貌。

竞艳抹浓脂,何似天然妙。

此亦需解人,细与閒商较。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