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曹御史岁寒图

早年走马巴山曲,浅绿深红看不足。

飙风夜作朝蔽江,逸兴常随酒杯覆。

南来误入曹公府,白日青天开肺腑。

手携十七年前图,挂在高堂令我谱。

酒酣耳热乌纱偏,茫茫四壁生寒烟。

山童泽涸天地槁,嗟此三杰何孤骞。

郁然苍者老臣器,方履圆冠帝庭议。

小人见之皆敛容,君子见之皆吐气。

粹然清者大儒质,玉色金声士林式。

存乎其中为静虚,见乎其外为切直。

皎然洁者真仙妆,玄裳缟衣琼佩光。

魄常精明而不乱,魂常安静而不扬。

海眼须臾涌晴月,照见风神愈奇绝。

崖前冰柱颠倒垂,势不能凌还自折。

我观大化如海涛,汐者自汐潮自潮。

苟非三极两间立,元会运世今已销。

歌声如钟歌转烈,公去襄阳我南粤。

穷岛宁无突兀枝,点缀何妨四三杰。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邹智的《题曹御史岁寒图》描绘了诗人早年的游历和对曹御史画作的赞赏。首句“早年走马巴山曲”展现了诗人年轻时的豪放与活力。接着,“浅绿深红看不足”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留连忘返之情。诗中提到飙风夜起,画面随之转换,逸兴与酒杯相伴,显示出诗人洒脱不羁的性格。

诗人感叹自己误入曹公府,被曹御史的画作深深打动,那幅十七年前的图,如今挂于高堂,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然而,面对画中的景象,诗人感到四周墙壁虽空旷,却充满寒意,暗示着世事变迁。

接下来,诗人将曹御史比作三杰之一,赞扬他的才情如同苍老的大臣,既有深沉的智慧,又能参与朝廷决策。他的作品让小人敬畏,君子振奋,展现出大儒的气质和士林典范。画中人物的纯洁、清雅,犹如真仙,形象生动。

诗人进一步以海涛比喻大化,强调世间万物的生生不息,而曹御史的作品就像海涛中的明月,照亮了人们的心灵。画中的冰柱象征坚韧不屈,即使面临困境,也能自我折断,寓意着坚韧的精神。

最后,诗人感慨曹御史的离去,但他的艺术成就如同音乐般持久,影响深远。他鼓励即使在偏远之地,也有如“突兀枝”般的才华存在,不妨将曹御史与三杰并列,共同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曹御史的画作,赞美了他的艺术才华和人格魅力,同时也寓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123)

邹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秋囦。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熹宗天启初年,追谥“忠介”。十二岁能文,家贫,读书焚木叶继晷者三年。成化二十二年(1486)乡试第一,即有志擿奸发伏。曾上书明宪宗,建议亲贤良,疏宦官,罢浮冗而广求风节之臣,考经史之义理而明圣学。至广东,闻理学陈宪章讲学于新会,乃往受业,自此学益精深。弘治四年(1491)因病卒于官,年仅二十六岁。熹宗天启初年,追谥“忠介”。诗文多发于至性,不加修饰。撰有《立斋遗文》五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 号:立斋
  • 籍贯:四川合州(今重庆市合川)
  • 生卒年:1466—1491

相关古诗词

送李千兵南归

李将军,万人敌,目如光电髯如戟。

口诵元和诗,手捧神尧历。

西风来献北风归,渠黄忍挽青丝靮。

别君昭王台,送君亚夫壁。

有力当为今王宣,有血当为先主滴。

男儿一日定千年,肯把离愁对亲戚。

形式: 古风

清江捕鱼图

江水生,江月起,青帘白舫江风驶。

江头老翁披短蓑,独泛江心羡鱼美。

大张一网罗群鱼,群鱼涌出清江里。

勇者伤于钩,贪者伤于饵。

起者如浮瓜,落者如沉李。

散者如疏星,合者如聚蚁。

蜷者如弱弓,掷者如强矢。

入者困而怒,出者跃而喜。

动者舞惊涛,静者潜芳芷。

大者三尺五尺长,小者七寸八寸止。

老翁一纵仍一擒,网大鱼多莫之纪。

须臾捲尽千顷波,势及冯夷也披靡。

我闻董生尝有言,羡治羡鱼同一理。

今开此卷披此图,乃知此工真画史。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题资轩卷

贡资章,流益长。奎资壁,光益密。人资人,学益深。

资轩居士知此意,尽日凝香延客至。

形式: 古风

送朱士佩先生之乐平

秋风扬,春天长,姊归姑恶鸣相当。

崇桃分日色,积李分月光,鸢飞鱼跃斯道彰。

十年不出巴山阳,独携天泽东南疆。

俗吏纷纷何足数,当与西汉君子争清芳。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