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符锡所作的《书浩然碑有感》。诗中表达了对古代贤者的怀念与敬仰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道德纲常和天地公正的深刻思考。
首句“古人今不见”,点明了对已逝先贤的追思,感叹时间的无情流逝,使得那些伟大的人物无法再为后人所见。接着,“安遣泪双垂”一句,诗人以自己的泪水表达对古代贤者的深切怀念,以及对时光易逝、英雄不再的感慨。
“早愧平原笔,缘书有道碑。”这里提到平原笔,可能是指古代文人常用的毛笔,此处借指书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像古代贤者那样留下传世之作的自责与遗憾。而“缘书有道碑”则暗示了古代贤者的作品或事迹被后人铭记,留下了不朽的印记。
“纲常元有赖,天地本无私。”这两句是对道德纲常和自然法则的颂扬,认为它们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界运作的基础,体现了诗人对道德准则和宇宙真理的信仰。
最后,“爽气西山在,终然百世师。”诗人以西山的清爽之气象征着古代贤者的高尚品德,即使在遥远的未来,他们仍能作为后人的榜样和导师,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抒发对古代贤者的怀念与敬仰,以及对道德与自然法则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道德和宇宙真理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