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王孙(其一)春词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形式: 词牌: 忆王孙

翻译

暮春时的萋萋芳草总是让人想起久去不归的游子。杨柳树外楼阁高耸,她终日徒劳地伫望伤神。杜鹃声声悲凄,令人不忍听闻。眼看又即将到黄昏,暮雨打得梨花凌落,深深闭紧闺门。

注释

萋萋:形容春草茂盛的样子。
王孙:这里指游子,行人。
杜宇:即杜鹃鸟,鸣声凄厉,好像在劝说行人“不如归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怀旧和孤独的情感。开篇“萋萋芳草忆王孙”中的“萋萋芳草”形象,常在古典文学中用以表达春天的到来,但这里却与“忆王孙”相连,透露出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逝去青春的无奈。“柳外楼高空断魂”则描绘了一种孤独感,高楼之下,柳絮飘飞,使人心中产生一种空茫和隔绝。接下来的“杜宇声声不忍闻”,其中“杜宇”指的是杜鹃的叫声,这里用以形容春夜的寂静与凄凉,诗人听之,不禁生出种种哀伤。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如芳草、柳絮、高楼和梨花雨,以及对动物声音如杜鹃叫声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寂与悲凉。这样的情感表达手法,在中国古典诗词中颇为常见,是表达个人情怀的一种重要方式。此外,诗中的意象和语言也都十分鲜明,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4)

李重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远约1122年(宋徽宗宣和)前后在世,生平不详,工词。《全宋词》收其《忆王孙》词四首,皆是颇具意境的佳作。例如第一首写闺阁愁思:佳人高楼远望,只见连天芳草,千里萋萋,而所思之人更在天涯芳草之外;又听得杜宇声声悲鸣,痛“不忍闻”。暝色渐入庭院,主人公在“雨打梨花”的滴沥声中步归绣阁,但心中愁思无疑比此前更加凝重,全词可谓写得一派愁气弥漫

相关古诗词

次朱文公廓然亭韵

清晨出西郊,危径甃滑石。

徐登九日山,眼观天地窄。

沧溟渺无涯,云林森削壁。

徙倚极遐观,感今怀往昔。

而我遂幽寻,尘事忽如失。

颀然隐君子,未审果何得。

磨崖古题名,半含苍藓碧。

日夕促归鞍,青山云乱白。

形式: 古风

还桑泽卿兰亭考二首(其一)

书法光芒晋永和,后来摹写不胜多。

考论又得桑夫子,兰渚风流转不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戒事魔十诗(其六)

蚩蚩女妇太无知,吃菜何须自苦为。

料想阿童鞭背后,心中虽悔可能追。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戒事魔十诗(其七)

仙居旧有祖师堂,坐落当初白塔乡。

眼见菜头头落地,今人讳说吕师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