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慧方所作的《偈颂十五首》中的第十四首。在诗中,释慧方以“三玄”为喻,探讨了佛法的深邃与奥妙。
“第一玄,直透威音前。”这里,“第一玄”指的是佛法的最高境界,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直接通达于宇宙之初,即“威音王佛”之前。这句诗表达了佛法的无始无终,超脱于一切常规认知之外。
“第二玄,曾不落正偏。”“第二玄”则意味着佛法的中道观,既不偏向于极端的正统教义,也不落入偏颇的见解之中。它强调的是平衡与和谐,是对于真理的全面而深入的理解。
“第三玄,照用两俱全。”最后一“玄”进一步阐述了佛法的实践性与理论性的统一。它指出,佛法不仅是一种纯粹的智慧理解,更是一种实际的生活应用,能够照亮我们的行为与思想,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能体现佛法的精神。
整首诗通过“三玄”的概念,展现了佛法的深刻内涵和广泛适用性,既超越了世俗的界限,又融入了生活的点滴,体现了佛教追求的智慧与实践的完美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