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金幼孜所作的《送陈三策赴建安训导》。诗中表达了对友人陈三策即将前往建安担任训导职务的深厚情感与美好祝愿。
首联“去春阙下暂相逢,又此携书出九重。”描绘了诗人与陈三策在京城短暂相聚后,陈三策再次带着书籍离开京城的情景。这里的“阙下”指皇宫,而“九重”则象征着远离京城的远方,形象地展示了陈三策离京赴任的场景。
颔联“久别未忘怀耿耿,朝回犹惜去匆匆。”表达了诗人对陈三策的不舍之情。虽然两人分别已久,但彼此之间的友谊并未淡忘,甚至在陈三策返回时,诗人仍感到时间的紧迫和离别的不舍。
颈联“昔年交谊推陈重,此日传经辟马融。”回顾了两人昔日深厚的友情和共同的学习经历。这里提到的“交谊”指的是友情,“陈重”和“辟马融”都是古代学者的名字,用来比喻两人在学术上的交流与合作。这一联不仅赞美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谊,也体现了他们在学术上的相互影响和成就。
尾联“共说建安人事美,紫阳千载擅高风。”展望了陈三策赴任建安后的美好前景。建安是古代的一个文化中心,这里的人事之美,暗示了陈三策将能在新的岗位上继续发扬光大自己的才华,同时,紫阳可能是指当地的名山或文化象征,强调了陈三策在新环境中将能保持高尚的道德风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对友情、学术、道德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同时也反映了明代文人士大夫之间深厚的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