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钟一击,耳根塞,赤肉团边去个贼。
有人问我解何宗,瞬若多神面门黑。
这首诗名为《偈》,出自宋代诗人张镃之手。从内容来看,诗人巧妙地运用了钟声、耳根和赤肉等生动的意象,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又充满哲理的氛围。
"钟一击,耳根塞",开篇即以强烈的感官体验将读者带入诗境。钟声如雷,震撼人心,让耳根为之一塞,仿佛要将一切世间喧嚣隔绝,这既是对佛教禅修中“内听”之法的一种描绘,也暗示了诗人对于尘世烦恼的超脱态度。
"赤肉团边去个贼"一句,表面上看似荒诞,但实则蕴含深意。"赤肉"可理解为人心或是生命之本质,而"团边去个贼"则象征着对内在真理的追求。这句话传递出一种对自我本性的探索和净化的精神。
接着,"有人问我解何宗"一句,诗人以平和淡定的语气回应外界对于其思想或修行之道的询问。这里的" 何宗"可理解为某种哲学或信仰体系,但诗人的回答却是"瞬若多神面门黑"。
这一句,既可以解读为诗人对任何固定教义持怀疑态度,也可以看作是对内心世界复杂性的肯定。"瞬若多神"可能意味着时间的流逝和无常,以及各种信仰或哲学的多样性;而"面门黑"则可理解为外在形式之下的深邃与未知,或者是一种超越世俗智慧的境界。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听觉、视觉及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修行和哲学思考的深刻理解。同时,它也展示了一种超脱尘嚣、追求内在真理的心灵状态,是一首融合禅意与哲思的佳作。
不详
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南宋文学家,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飞来何处峰,木杪夜千尺。
愁猿唤不应,月色同一白。
观音寺里泉经品,今日唯存玉乳名。
定是年来无陆子,甘香收入柳枝瓶。
朝朝乌北出,夜夜乌南归。
所谋在一食,所息在一枝。
人生竟何得,与乌同此机。
身世忽过虑,泉石良自怡。
月上飞来峰,更谁登翠微。
雨歇桃繁,风微柳静,日淡湖湾。
寒食清明,虽然过了,未觉春闲。行云掩映春山。
真水墨、山阴道间。燕语侵愁,花飞撩恨,人在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