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孟端画竹

此君一别己经年,今日披图不厌看。

风度只疑摇翠佩,月明应想下青鸾。

肯随群卉争春色,直伴孤松老岁寒。

珍重凤凰池上客,尽将清节付毫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是对一幅竹子画作的赞美与欣赏。诗人章懋在诗中表达了对这幅画作的深厚情感和独特见解。首先,他提到“此君一别己经年”,这里的“此君”指的是竹子,暗喻着竹子与诗人久别重逢的喜悦之情。接着,“今日披图不厌看”表达了诗人对这幅画作的喜爱与沉迷,即使反复观看也感到满足。

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竹子的形象:“风度只疑摇翠佩,月明应想下青鸾。”这两句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将竹子在风中的摇曳比作翠绿的佩饰在轻轻摇动,而在月光下的竹子则仿佛是青鸾(传说中的神鸟)降临的景象,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竹子的优雅与神秘。

接下来,“肯随群卉争春色,直伴孤松老岁寒”两句,通过对比竹子与百花争春的不同选择,强调了竹子坚韧不拔、独立于世的精神品质。竹子宁愿独自面对严寒,也不愿与百花一同追逐短暂的春色,展现出其高洁的品格。

最后,“珍重凤凰池上客,尽将清节付毫端”表达了诗人对画家的敬重,认为画家通过笔墨将竹子的清高节操完美地呈现出来,如同凤凰池上的贵客一样珍贵。整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绘,不仅赞美了自然界的美好,更寄托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95)

章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谷滨遗老。成化二年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以谏元夕张灯被杖,贬南京大理左评事,历福建佥事。考满求致仕。家居以读书讲学为事,称“枫山先生”。弘治十六年起南京国子监祭酒。正德二年引疾归。世宗即位,进南京礼部尚书致仕。谥文懿。有《枫山语录》、《枫山集》

  • 字:德懋
  • 号:闇然子
  • 籍贯:金华府兰溪
  • 生卒年:1437—1522

相关古诗词

圃东新井

凿井深深傍玉堂,石根流沁一泓凉。

冰壶夜浸秋蟾湿,云液晴涵甘醴香。

苔藓未生侵玉甃,桐阴初长拂银床。

寒泉可汲应须汲,莫使行人为断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秋日感兴

昨夜西风袭缊袍,壮怀落落兴飘飘。

全才人物思韩范,杂伯功名陋管萧。

阊阖万言陈国论,沙场百战灭天骄。

前修未远斯文在,九辩何须赋寂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送杨总兵征西

山西名将好男儿,报国丹心一剑知。

貔虎衔枚严号令,犬羊寒胆避旌旗。

九重雨露朝承诏,八阵风云夜出奇。

此去西羌应坐困,功臣充国早班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移菊

白玉堂前种紫薇,菊花开落在东篱。

为怜秋后香偏好,故向春前手自移。

冉冉旋添承露叶,亭亭先长傲霜枝。

乐天只爱黄昏伴,一种幽香恐未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