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长门寂寞地,独坐易惊秋。
罗幌金风起,纱窗碧月流。
残妆销翡翠,艳曲罢空侯。
玉辇游何处,君恩不可留。
这首明代诗人汪琬的《长门怨》描绘了一幅深宫寂寥的画面。首句“长门寂寞地”,以长门宫的荒凉和孤独开篇,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落寞与被遗忘。次句“独坐易惊秋”,进一步渲染了她的孤单,秋天的萧瑟更添愁绪。
“罗幌金风起,纱窗碧月流”两句,通过描绘秋风轻拂罗帐,月光透过碧色纱窗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暗示时光的流转和岁月的无情。“残妆销翡翠”,写她容颜憔悴,连翡翠般的美丽也难以维持,表达了她的哀婉与无奈。
“艳曲罢空侯”一句,借艳丽的歌舞已结束,而陪伴她的只剩空荡的宫殿,寓言了她的繁华不再,只剩下孤独与失落。“玉辇游何处,君恩不可留”则揭示了她对往昔荣华的追忆以及对君王恩宠不再的哀叹,表达了对爱情消逝的深深绝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个失宠宫妃的内心世界,展现了宫廷生活的冷酷现实和人生的无常变迁。
不详
恩共秦云断,愁随漳水盈。
可怜丝管在,犹是昔年声。
穗帐流尘集,璇阶蔓草生。
祇凭陵上月,回照绮罗情。
八月愁听鸿雁鸣,故人鞍马独西征。
关城日落诸陵远,驿路天阴五时平。
千里烽烟连朔气,万家砧杵断寒声。
汉宫遗迹难重问,玉笛金笳动客情。
客居如空山,风物澹欲绝。
返照既已收,余霭旋明灭。
泠泠冰下泉,了了松间雪。
相对寂无言,禅心与初月。
君不见巴东山色连巴西,江头日落风凄凄。
行人过此不能去,停车愁听江猿啼。
岩壑千里断行路,藤梢葛刺纷无数。
啼猿弄此犹未了,倏然腾上青枫树。
使君行指蚕丛祠,巴人道迎歌《竹枝》。
歌声将绝猿声续,清音袅袅如哀玉。
锦官驿外杂鸣泉,大剑山头悲落木。
此日长安一忆君,知君遥宿阆城云。
各中夜夜啼猿起,若到三声那可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