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周宪王的《秋蝉》描绘了一幅秋日蝉鸣的景象。首句“败柳疏林寄此生”,以凋零的柳树和稀疏的树林为背景,烘托出蝉的生命状态,暗示其在这样的环境中度过余生。次句“凉时不似热时鸣”,通过对比夏蝉的热烈鸣叫,强调了秋蝉声音的变化,表现出季节更替带来的哀婉。
第三句“蜕形先觉金风动”,写蝉感知到秋风的来临,暗示其生命即将进入尾声。第四句“轻翼偏嫌玉露清”,蝉的翅膀在清冷的露水中显得更加敏感,形象地描绘了它对环境变化的敏锐反应。
第五句“抱叶常如经雨态”,蝉紧紧抱住树叶,仿佛经历了一场雨后,姿态凄凉。最后一句“桑间此际螵蛸老,游息安闲莫漫惊”,诗人以桑间的老螵蛸(蝉的别称)自比,表达对生命的淡然态度,劝告人们不必为秋蝉的消逝而惊慌,应欣赏其安闲自在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秋蝉的细腻描绘,寓言了生命的无常与变迁,展现出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深感慨。